“長沙游客吐槽網紅店排隊4538桌”、“潮州一酒店一晚180元漲至1300元”、“兵馬俑景區旁一碗面38元僅3根面條”、“黃山40分鐘路走7小時”。在新冠正式變為乙類乙管的第一個春節里,旅游業涌現了諸多亂象。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中國旅游研究院)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旅游業已經迎來了強勢復蘇。旅游市場交出了3年來最亮眼的成績,游客報復性消費,同時也出現了商家報復性漲價、景區承載力不足等現象。
1
憋瘋的游客
阿靜和家人是第一次在春節出游。三年的疫情生活使得很少出門的父母覺得壓抑。而阿靜認為,自己這一輩人串門走親戚的欲望已經明顯降低。與其在親戚家里被八卦,不如主動逃離這種尷尬的氛圍。于是,阿靜和父母決定在這個春節出游。
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上,用戶曬出了自己五花八門的春節游法。體驗傳統年味的古鎮春節游、向南環海的療愈游、體驗異域風情的出境游、打卡網紅景點的城市游。據攜程2023旅游報告顯示,兔年春節期間,攜程平臺上跨省酒店預訂占比近7成,預訂量反超2019年春節;出境游整體訂單同比增長640%,跨境機票訂單增長4倍以上。在小紅書上眾多“總要來一次XX”的slogan中,阿靜一家最終選擇了跨省去到湖南長沙。在他們的設想里,去長沙應該是吃吃喝喝逛逛,體驗網紅城市的煙火與風情。
而來到長沙以后,阿靜一家感到很震驚。“每隔一百米,你就能看到一家茶顏悅色和一家黑色經典,而沒有一家是不在排隊的。”阿靜的媽媽本來覺得來長沙一定要喝一杯茶顏,結果一問才知道,最近的一家茶顏需要排隊三個小時。至于晚餐,“我們本來想去嘗嘗湘菜的,結果人家三點半就開始排隊了,四點半人家都拿到號了。現在隨便一家飯店都要等好幾個小時,連麥當勞必勝客都爆單了”。最后,又冷又餓的阿靜和家人走回酒店點了外賣。
小杰在春節和家人自駕去了西安。他們一家人選擇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白鹿原滑雪場和大唐不夜城作為主要游玩的景點。“除了白鹿原滑雪場,其他兩個景點都挺熱門的,事先也預想到人會多。”大年初一,大唐不夜城宣布因人多臨時取消演出,并呼吁游客合理安排出游。小杰認為大唐不夜城的人流量還是出乎了自己的意料,“一眼望去全是人頭,小吃都得搶著買”,每隔一段時間就能聽到尋人啟事的播報,人與人之間已經毫無距離可言。
與此同時,熱門景點的物價也讓游客們感到難以接受。阿靜所在的長沙,五一廣場一串魷魚從15元漲到了30元,仍有很多游客光顧;岳麓山外面的黑車,平常20元以內的路程開口價已經飆到了80元,仍然能夠吸引不愿乘坐公共交通的人們;五一廣場附近原價500元的酒店標價已經到了1200元,仍然顯示“已售罄”。
2
措手不及的商家
對于火爆的春節游,措手不及的不只是游客,還有商家。三年的疫情剛剛結束,許多商家對于春節旅游也只是謹慎觀望。
阿靜所住的酒店樓下有三家湘菜館,兩家燒烤店,還有一家久負盛名的米粉店。可在初一到初六這段時間里,這些店都沒有開過。“有的店家是要回去過年,有的店家只是單純覺得春節沒什么人不想干。我們這邊之前從來不會有這么多人。”本地的出租車司機這樣告訴阿靜。下車時,阿靜被告知需要加五塊錢,“長沙都是這樣的,過年出來跑是需要加錢的。”
本地除了一些大的連鎖品牌,小館子都關門回家過年了,大的餐館也并不是每天都開業。龐大的人流量與稀少的店鋪之間存在無法調和的矛盾,供不應求的情況在長沙的每一個時段都發生著。阿靜在等位時遇到了一家廣東的旅客,“他們是自駕過來的,大年初一都地方沒吃晚飯,最后吃的泡面。附近就這一家湘菜館開著在,我們都是提前幾個小時等位。”
而好不容易吃上飯,菜館的服務也讓阿靜覺得一言難盡。“這個湘菜館其實不小,在很多本地人那里也挺有名的。但是碗筷端上來,上面都是一層油,我媽用開水燙了兩遍也燙不干凈。叫服務員叫不來,態度也不是很好。”有一位服務員無奈告訴阿靜,疫情期間沒人來吃飯,飯館開了不少人,現在剛放開也沒來得及找人手,又遇上春節報復性旅游,確實忙不過來。小杰也遇到了相似的情況,大唐不夜城里餐館都是爆滿,而餐館里服務員明顯“人手不夠”。顧客吃完了來不及打掃,“那個環境一言難盡,你根本不會有食欲,我們后來也沒在那吃。”
阿靜和父母是十一點到的岳麓山,線上預約最近的時段是下午兩點,他們無奈選擇了這個預約時段。“我們本來覺得要等一會,當時估計進不去了,但其實很多人跟我們一樣都是這樣混進去了,數字線上系統也就是個擺設。”未經限流的游客大批涌入,景區內的觀光車、索道都在大排長龍。“我真的覺得那個索道不太安全,就是高空中的一個吊椅,只有橫桿把你卡住,外面也沒有個罩子。”看著旁邊“索道提質”的棕色牌子,阿靜最終沒有選擇坐索道。
3
旅游業的考驗
像阿靜和小杰這樣,選擇兔年春節游但體驗感一般的游客不在少數。“長沙游客吐槽網紅店排隊4538桌”、“潮州一酒店一晚180元漲至1300元”、“兵馬俑景區旁一碗面38元僅3根面條”、“黃山40分鐘路走7小時”。春節期間游客的各類吐槽,其實也暗含著旅游業復蘇所需要面臨的多重考驗。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中國旅游研究院)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旅游人數達到“三年之最”的同時,對景區管理和服務水平、疫情之后的產業恢復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兔年春節期間,多地景區承載人數達上限。很多景區還未做到預約制,導致大量游客涌入,影響旅行體驗的同時也增加了安全隱患。部分景區雖開放了預約系統,但并未嚴格查驗旅客身份,電子預約系統成為擺設。還有一些景區雖落實了預約制,但對景區可接待人數的研判出現問題。據九派新聞報道,1月24日,黃山景區接待游客3.4萬預約已滿,卻仍然出現了游客“40分鐘路走7小時”的情況;杭州部分景區預約已滿,預約成功的旅客也難逃“看人頭”的狀況。在游客出行意愿顯著提升的未來,景區需要落實預約限流政策,進行更科學合理的可接待人數研判,才能更好地保障旅客安全、提升游客體驗感。
除了實行預約分流,景區也應該提升配套硬件水平來保障旅游環境。春節期間,多地景區為招攬游客免費對外開放。據北京青年報消息,蘇州共有73家國有景區春節免費開放,洛陽1月龍門石窟等景區限量免票,杭州共41個景區景點免票至3月底。景區通過免費進一步吸納旅客的同時,相關硬件設施水平參差不齊、缺乏應急預案。1月21日至26日,蘇州博物館官方宣布接待觀眾總數已達84983人次,卻被網友吐槽“廁所坑位少,排隊都需要40分鐘起步”;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宣布春節期間大理接待游客423.93萬人次、實現收入31.6億元,卻被網友質疑古城道路狹窄、人車混流、存在交通安全隱患。景區在吸納游客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游客數量,也應關注游客旅行體驗。
(小紅書上網友對于大理交通、蘇州博物館的吐槽)
三年疫情對旅游產業形成巨大沖擊,旅游業勞動力、資本大量流失。而隨著人們旅游意愿的增強,疫后旅游業產業恢復的步伐也需要加快。據世界旅游理事會發布的《2022年旅游經濟影響報告》顯示,在疫情之前,旅游業是世界上最大的行業之一。而僅2020年一年,旅游行業在全球范圍內的6200萬個工作崗位流失,該行業就業人口僅剩2.71億人次;損失近4.9萬億美元,其對全球GDP的貢獻同比下降50.4%。在國內,疫情期間大批旅游業從業者下崗、旅行社倒閉、民宿轉讓,極大影響了旅游行業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從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發布的數據看,復蘇的第一個春節呈現出長線旅游熱度飆升、出境游回暖等趨勢。但在2020-2022年,受疫情政策的影響,許多邊境游和長線游的員工紛紛轉型做本地游、周邊游。未來,長線游、邊境游供應方面仍存在隱患。如何從三年疫情的波折中恢復旅游產能、提高服務水平,是目前旅游業復蘇所面臨的又一考驗。
一位旅游行業資深人士向新博弈表示,旅游業在復蘇的過程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首先,供給側產品覆蓋度要要繼續加強,推出個性化,定制化的產品。現在旅游人群越來越年輕化,對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個性化也越來越多,所以供給側在基礎產品基礎上更多包裝契合市場需求。其次,一些旅游平臺能打造一站式、門到門旅游規劃。線上互聯互通,線下便利出行。如打造空+鐵+汽+租車+酒店+餐飲一條龍服務,便于用戶線上一鍵預訂,線下一票通關。再者,旅游景點繼續升級服務能力及服務水平,景點增強個性化、智能化服務引導、服務接待、服務覆蓋。最后,因疫情導致行業人員流失,整個旅游行業需要加快從業人員補充、培訓,提升整體服務質量。
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期盼旅游業下一個春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