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昆侖萬維,似乎很難被定義,核心業務是什么很難說清楚。
在官網介紹中,昆侖萬維的業務覆蓋信息分發、社交、 娛樂、元宇宙、游戲及AIGC等多個領域,“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平臺出海企業”是其對自身的描述。
昆侖萬維的創始人周亞輝也很難被定義,本人曾對外表示“更希望以一個企業家的身份被人們記住,”但“投資家”的評價似乎更加貼切,其對于映客、趣店、快看漫畫、達達等的投資被視為成功案例,《周亞輝的投資筆記》全網點擊量過千萬。
創始人的性格往往會決定公司的發展脈絡,以頁游起家的昆侖萬維通過投資不斷地擴大生意,周亞輝投資到哪個領域,昆侖萬維的業務就延伸到哪個領域。
細數周亞輝的投資歷程,他總能抓住時下的熱點題材,追熱點、踏風口似乎成為周亞輝的投資哲學,也成為了昆侖萬維的發展脈絡。
現在,周亞輝和昆侖萬維瞄上了AI。
靠游戲起家
靠投資發財
4月17日,昆侖萬維旗下的AI大模型天工3.0將正式開啟公測,距離自研大語言模型天工問世將滿一年。2023年初,昆侖萬維制定了All in AGI與AIGC的長期戰略,并在同年發布了自身的AI大模型和基于該大模型的AI產品——天工AI搜索。
在外界看來,成立16年的昆侖萬維并不是一家典型的人工智能企業,依靠游戲業務起家,在科創板上市后通過投資、收購等方式四面出擊擴大業務版圖,形成了現在游戲、社交、搜索、廣告的業務構成。
2015年之前,昆侖萬維還是一家名副其實的游戲公司。2008年,昆侖萬維通過頁游《三國風云》進入游戲市場,此后又涉足手游,并涉及了海外游戲代理業務,彼時昆侖萬維自研和代理了數十款游戲,游戲業務也撐起了公司超九成的業績。
2015年,昆侖萬維登陸創業板,那年的游戲市場環境開始發生變化,一是端游轉手游趨勢初露端倪,行業內手游收入開始慢慢追上并超過端游收入;二是游戲行業并購潮進入白熱化階段,行業頭部企業紛紛通過并購重組增厚資產、扮靚業績。
出于對游戲行業前景的判斷,昆侖萬維并沒有盲目加入到行業內的重組并購,而是將標的選擇為其他賽道,“我們曾對游戲業務的天花板想得過低。”周亞輝對媒體表示。
“出于這一點考慮,昆侖萬維躲過了2018年前后的游戲企業大范圍商譽爆雷,但也因此錯過了游戲行業渠道變革和游戲精品化兩個發展期。”行業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不過,昆侖萬維在其他地方的投入取得了收獲,也越來越像個投資公司。”
鰲頭財經查詢資料發現,在上市的第一年,昆侖萬維便對外發布了十幾份投資公告,涵蓋了P2P、汽車保養、影視等多個領域,對趣分期、達達等的投資也發生于這個時期。
尤其是對趣分期的投資,讓周亞輝和昆侖萬維嘗到了投資的甜頭。第一筆1200萬美元的投資注入趣分期時,趣分期的估值只有2.5億美元,半年后趣分期的估值達到了10億美元。待趣分期上市后,昆侖萬維的這筆投資收益率高達2186.66%。
2016年,周亞輝和昆侖萬維繼續擴大著投資版圖,投資了社交平臺Grindr、收購了瀏覽器廠商Opera,最終通過處置Grindr,昆侖萬維獲得29億的投資收益,Opera則并表進入昆侖萬維財報,成為其搜索和廣告業務的基礎設施。
頻繁轉換賽道
核心業務全靠“買”
通過不斷地收購和處置資產,昆侖萬維的業務矩陣一變再變。
2015年,昆侖萬維業務為互聯網游戲、互聯網金融和互聯網產品三大板塊;2016年則變為移動游戲平臺、海外軟件商店平臺、Opera和Grinder;2017年,又將業務劃分為移動游戲平臺、休閑娛樂社交平臺、社交平臺,其中休閑娛樂社交平臺為收購而來的閑徠互娛,社交平臺則是Grinder;在處置了Grinder后,收購而來的語音平臺star group又補上了社交的業務板塊。
盡管昆侖萬維不喜歡外界稱其為“投資公司”,但其每一次業務轉向,都伴隨著投資行為,在最新的業務劃分中,昆侖萬維也不再避諱自身的投資屬性。AGI與AIGC業務、信息分發與元宇宙業務、投資業務是其業務板塊最新的劃分,而事實上,現有的三大板塊中,信息分發與元宇宙業務由收購的Opera演變而來,而AGI與AIGC業務也并非完全自研。
去年6月15日,昆侖萬維宣布控股子公司Star Group擬發行股份,收購Singularity AI全部股權,交易對價約11億元。Singularity AI背后則是開發出“天工”的奇點智源。
頻繁的跨界和轉換賽道無外乎兩點原因,一是原生業務不斷下滑,需要尋找新的賽道提升業績。二是創始人熱衷于投資,但投資的項目并表后又多次發生監管事件導致被處置掉,而為了保證業績公司又要并表新的業務。
現如今昆侖萬維喊出了“未來十年,將堅定地擁抱AGI與AIGC”的口號,但其以往的做法又很難令外界相信不是在踩一時的風口。
“從屢次的業務變化可以看出昆侖萬維原本就不是一家靠技術和創新驅動的公司,周亞輝也不是一個能在一條行業賽道上堅持的創始人,他善于從0到1.從1到10.但從未有過從10到100.”行業分析人士表示。
押注AI
昆侖萬維能堅持十年嗎?
AI大模型是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技術、創新和堅持在這一賽道不可或缺,這正是昆侖萬維缺少的。在成果上,昆侖萬維似乎也沒有很強的競爭力。
根據IPRdaily中文網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企業發明專利排行榜》顯示,百度以602件大模型專利高居榜首,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也有超過20件專利,總覽榜單前50名,沒有昆侖萬維和奇點智源出現,在大模型知識產權方面昆侖萬維與頭部廠商存在差距。
在研發投入方面,昆侖萬維去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為6.2億元,同比上升了28.18%,占總營收比重為16.84%,盡管略高于2022年全年15.54%的研發投入和占營收比重,但對于訓練一次,成本便超千萬人民幣的大語言模型而言,這一研發費用并不算高。橫向比較下,主打大模型的第四范式,2023年全年研發投入超17億元,研發費用率超過了40%。
相比于研發費用不到30%的漲幅,昆侖萬維去年前三季度的管理費用激增72.57%到了6.18億元,上漲原因為“報告期內授予的股權激勵”。
新一輪的股權激勵正在路上,今年3月底,昆侖萬維發布了2024年第一期限制性股*激勵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的限制性股*數量為6246.1941萬股,授予價格為19.63元/股,激勵對象總人數為432人。
但想拿到股權激勵并不容易,新一期的激勵計劃給出了三個歸屬期的業績目標:2024年營業收入不低于55億元;2024及2025年累計營業收入不低于115億元;2024至2026年三年累計收入不低于180億元。
換言之,想要拿到股權激勵,未來三年昆侖萬維營收分別要達到55億元、60億元、65億元。
財報顯示,2019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昆侖萬維營收分別為36.88億元、54.20億元、48.50億元、47.36億元和36.81億元,其中2020年總收入較高主要源于處置Grinder的收入。
從歷史財務狀況來看,昆侖萬維的主營業務難以撐得起業績指引目標,與此同時,昆侖萬維的盈利狀況也在持續惡化,從2022年第二季度至2023年第三季度,昆侖萬維凈利潤已經連續6個季度下滑。
“想要完成業績指引目標需要依靠大模型提供更多可能性,但就目前來看昆侖萬維的AI業務還不存在大規模商業化的場景。”前述行業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如果未能完成業績目標,昆侖萬維是繼續“死磕”,還是一如既往地追逐下一個風口?“未來十年,昆侖萬維將堅定地擁抱AGI與AIGC”昆侖萬維給出了答案。
事實上,除了投資,昆侖萬維從來沒有在一個業務上深耕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