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大戰之際,相聲也開始走進直播間了。
就在最近,直播帶貨中的捧哏突然爆火。起源是一條抖音短視頻《學好這兩句,來杭電商人》,視頻中博主用“沒錯的”、“對的呀”等簡單的直播話術,在產品介紹過程中迎合主播的節奏。
視頻評論中有網友表示:“就這兩句話,在杭州一個月能拿8000月薪。”很多網友更是聲稱自己想換工作,去做直播捧哏。
一時間,這個鏡頭前各大主播背后的職業,引發廣泛關注。
01
啥是直播“捧哏”?
對于直播捧哏,經常在直播間購物的消費者其實并不陌生。
當你點開一個帶貨直播間,多數情況下能看到的是鏡頭前的主播和桌面上所陳列的商品,主播通過各種方式對商品進行介紹,來吸引消費者下單。
不過現在的直播帶貨早已不是主播一個人自說自話,總有一些畫外音在接主播的話茬。
圖源:維達抖音直播間
例如主播說產品非常優質,很快就有一個聲音飄來“沒錯”、主播說出321上鏈接的倒計時,又有聲音回應“刷新購物車,1號鏈接”、包括為了能夠吸引消費者點擊直播間關注,當主播提到小紅心點了沒?準備好了沒?鏡頭外也有聲音回應“點了,已經做好準備”等。
除此之外,還包括“猶豫徘徊、等于白來”這種常見的促銷話語,都是直播捧哏們脫口而出的內容。
這些一直在接主播話的人就被稱為“直播捧哏”,之所以叫這樣一個名詞,是因為和相聲當中的捧哏角色類似。
作為帶貨直播間的氣氛組,直播捧哏的職責就是要保證主播每一句話都不落在地上,如今“直播捧哏”已經成為了各直播間標配,主打的就是營造氣氛和引領觀眾踩著節奏下單。
這種看起來非常輕松的接話工作吸引了不少打工人的注意,尤其很多直播捧哏說出在杭州這樣的工作月薪8000起步,同時在社媒平臺分享自己的工作狀態后,更是瞬間引發熱議。
有人一邊吃吃喝喝一邊干活,有人精神渙散強撐著自己上班,還有人直接躺著接話。不過這個吸引無數打工人關注的工作,真的如大家口中所說的那么簡單嗎?
02
沒有想象中簡單
直播捧哏雖然話不多,看起來似乎也很簡單,但在整個直播帶貨過程中卻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主播直言,好的捧哏可以讓主播狀態變得越來越好,能夠把控主播的節奏。
雖然在外界看來,直播捧哏是一個輕松又高薪的工作,但壓力其實也相當之大。
表面來看,直播捧哏主要就是接主播的話,不過實際要求是和直播團隊相互配合控場和最后的逼單,甚至在直播結束后還要進行數據分析。
例如對捧哏的人而言,如果對于當晚的選品和直播帶貨行業的趨勢了解度不夠,就很難和主播形成真正的有效互動,最終甚至有可能造成雙方沖突。
尤其是各大帶貨直播間,想要營造出一個商品很難搶到的氛圍,只靠主播自己其實很難完成。捧哏們在鏡頭外大喊“剩余多少單”、“還有多少人沒下單”、“優惠倒計時即將結束”等,這些其實都是營造氛圍最基礎的要求。
畢竟細細回想就會發現,如今的直播間又有多少產品真正具備稀缺性,現在不買以后就買不到了呢?讓你產生這種錯覺,直播捧哏們“居功自偉”。
其次,把控直播間節奏也是捧哏的必修課。
現在進入各大直播間會有一個明顯的感受,從點開直播開始,你的所有行為都有人在一步步引導,例如點關注、領福袋、打開購物車等。哪怕你對于主播所講解的產品興趣不大,也有可能在引導的慣性下完成下單。
逼單更不必多說,這是直播帶貨最核心的目的。有從業人員表示,主播和捧哏相互配合,利用價格低、發福利、庫存少、限時間等各種手段來吸引消費者成交。
一整套的流程下來,捧哏們其實真不比主播輕松多少。有直播捧哏直言:“一場直播下來嗓子得緩半天,金嗓子喉片也成為了家中必備。”
03
沾上直播帶貨就能起飛?
不可否認,直播帶貨是當下最流行的銷售方式之一。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和直播帶貨相關的領域及行業,吸金能力也都相當之強。
不過,對于壓力山大的直播捧哏們而言,收入其實并不算高。
有剛畢業就前往杭州做直播捧哏的網友表示:“捧哏對于學歷和經驗的要求并不高,但收入也相對固定。我自己換過三份中控工作,前兩份薪資都是六到七千元,第三份維持在7500左右。”
“理論上來說,如果能從中控轉成主播收入會更高一些,不過實際上難度很大,尤其很多主播對于外在形象也有一定的要求。”
大多數年輕人其實都把捧哏這種電商中控崗位當做自己找工作的跳板,很少會選擇長時間做下去。
事實上,別說直播捧哏,哪怕是各大帶貨主播們收入差距也相當懸殊。
有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底直播行業有超過1.5億個主播賬號,在以直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主播中,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占比高達95.2%,只有0.4%的主播月收入能夠在10萬以上。
況且在這樣的背景下,還有持續向頭部靠攏的趨勢。如瘋狂小楊哥們靠直播不停的開公司、簽網紅,規模也越來越大;但還有很多小主播們掙扎在溫飽線上,甚至每天開播后的在線人數不足百人。
如今整個直播帶貨行業進入紅海競爭階段,也早已告別了以往野蠻生長的趨勢。不管是對于平臺還是主播們,接下來更關鍵的是做好內容和供應鏈。
畢竟從價格方面來看,直播間和線下之間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很多消費者對直播間千篇一律的表現形式也出現了審美疲勞,反而更愿意到線下走一走。
如此變化下可以說,沾上直播帶貨就能起飛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