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已經突破12億的《長安三萬里》,成為了追光動畫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影片,也是今夏令不少人意外的爆款之一。豆瓣8.2,貓淘9.4、9.6的評分,也證實了許多觀眾對它的喜愛。
但這樣的成績,是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口碑發酵才得到的。在上映最初,影片最飽受爭議,或者說最“勸退”的部分,就來自于角色的形象設計。在《長安三萬里》最早發布的預告片的評論中,能大量看到觀眾們對角色造型的不滿。
影片上映之初,毒眸(ID:Domoredumou)發布的有關《長安三萬里》的文章的評論區里,也有不少用戶有著類似的心聲。
這樣的事情當然并非《長安三萬里》獨屬,在《深海》《雄獅少年》等近些年一眾國產動畫影片的評價中,角色的“丑”都是凝聚大眾差評的一大漩渦,與此對應的要求,則是“美型”。
“美型”,成為了國產動畫,尤其是動畫電影要求當中,一個特有的詞匯,并且,一提到這個詞,許多人腦海里立刻可以浮現出一系列經典角色形象。
作為觀眾而言,對影視作品有任何維度的要求都并不奇怪。但我們對比之下,真人電影似乎并不存在這樣的現象,如黃渤、王寶強這些多年以來扮丑角的演員們,最近都有望收獲票房上的成功。只要他的造型和演繹與故事的需求是貼合的,那么只會收獲好評與支持。
于是我們不禁開始思考,中國觀眾對動畫電影主角的審美,究竟是何時開始變得絕不能接受“丑”的?而動畫電影在主角設置上的取舍,就產業而言,意味著什么?
為“美型”定下標準
首先,在二維動畫領域,好像并不存在著這樣的迷思。
雖然在二維動畫領域也有許多以“美型”為代表的作品,但對觀眾來說,如果角色不足夠“美型”似乎也并不構成觀賞障礙。比如《海賊王》《靈能百分百》等日本動畫中的高人氣作品,都并非“美型”。國內古早一些的水墨風動畫,又或是像《大護法》《大世界》等新生代的二維動畫,也都與“美型”不沾邊。
《大護法》《大世界》
但一旦到了三維動畫領域,觀賞的邏輯好像就悄悄改變了,不夠“美型”乍然成了一種“原罪”。
有學者認為,最早形成這樣的創作趨勢,或許是受到了游戲審美的影響。學者黃巧子在《中國本土三維動畫電影的泛次世代游戲化審美傾向研究》中提到,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的三維動畫技術在吸收和沿用歐美游戲的基礎上進行寫實性建模技術和環境渲染。
在當時,面對日式原畫技術與美國迪士尼商業帝國的先發優勢,我國動畫制作在二維技術上存在明顯斷檔,于是轉向了研發起點更平等的三維技術。
在游戲領域,許多“美型”的三維角色擁有著世界級的影響力。比如《古墓麗影》的勞拉、《最終幻想Ⅶ》的克勞德與蒂法等等。這些具有標桿意義的作品自然會影響后續制作者的主要方向。
而真正到了三維動畫領域,成為國內業界絕對的標桿性作品的是——2007年開始更新的《秦時明月》。
《秦時明月》的出現,是中國動畫業界歷史的一個明確節點:在它之前,經過日、美動畫作品的長期擠壓,絕大多數的國產動畫定位都在12歲以下,如果把范疇縮小到“三維動畫”層面,那它更是獨一無二的能做出“時尚感”的動畫。
在總導演沈樂平的認知里,兒童向動畫的商業價值有限,大約6年時間觀眾群體就會大幅更新,因此他將《秦時明月》的觀眾年齡段鎖定在12-25歲。
從前就是游戲制作人出身的沈樂平,讓他在制作動畫時灌注了更多游戲三維技術的理念與審美。主創團隊在早年間接受采訪時,比起被說日韓痕跡明顯,也更樂得自承“有很強的游戲風格”。它在動態捕捉、卡通渲染、毛發細節等三維技術方面,也的確開創了國內動畫的先河。
重要的是,其在市場層面上大獲成功,引發行業內其他創作者的路徑效仿,也是一種必然。后來若森數字的《俠嵐》《畫江湖之不良人》、幻維數碼的《斗破蒼穹》、玄機科技自己的《武庚紀》《斗羅大陸》等等,都是“美型”三維動畫的延續。
必須承認的是,“美型”的泛濫首先是技術進步的體現。在國內三維動畫技術早期發展階段,如果試圖放棄卡通化方向,嘗試寫實化,帶來的結果可能是“恐怖谷”效應的加重。而恰恰是建模能力的提升,才能讓人物能兼顧美與靈動。
但技術已然成熟之后,審美層面多年未改的路徑依賴,則已經顯得有些過于裹足不前。有學者曾談到,“國內三維動畫的審美較之二維動畫單調許多,就像攝影作品進了畫展。”但即使是攝影作品,拍攝真實世界中丑陋的人物也不在少數,可三維動畫的“美型”框架,讓人幾乎難辨區別。
大眼睛、尖下巴,男性角色像凡凡,女性角色像冰冰,若將不同動畫作品中的人物放置在一起,其感受莫過于打開了新一部《偶像練習生》——不連追個十幾期根本分不清楚誰是誰。
“年輕向”,一路狂奔
而國產動畫電影的市場化起步,則顯著晚于番劇。
情況相似,早年間的國產動畫電影仍是以面向低齡群體的子供向影片為主。對于兒童觀眾來說,主角“萌”是放在第一位的,過多的“俊男美女”,或許反而會給家長們造成困擾。
因此,這一類作品往往不涉及“美型”與否的討論,相對應地,同時存在市場上的如迪士尼、皮克斯等一直以來主推全年齡段的動畫作品,其賣點往往也是溫情,并沒有對“美型”的實際需求。
《心靈奇旅》劇照
國產動畫電影的首個爆發節點,自然是2015年拿下9.56億票房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這部作品盡管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愛和推崇,但產品設定其實仍是全年齡段的。回看人物建模不難發現,《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總體上沒有脫離“萌”的框架。
包括追光動畫最早推出的三部曲《小門神》《阿唐奇遇》《貓與桃花源》,同樣是準備打全年齡段的產品,也是以“萌”為主。
情況在追光的第四部作品《白蛇:緣起》身上發生了改變,追光做出了和當年《秦時明月》一樣的決定——走年輕向路線。
比《秦時明月》更進一步的是,《白蛇:緣起》甚至在劇情當中正兒八經地談起了戀愛。盡管《秦時明月》中,不少人物之間也有感情線,但尤其在早期的幾部作品里,玄機科技一直呈現地非常克制與收斂,歸根結底還是得考慮到家長群體的感受。
畢竟,動畫經年累月地被認為是“給小孩子看的東西”,因此所有被認為“少兒不宜”的內容就算在真人影視領域已經司空見慣,但只要是動畫作品,就必須慎之又慎。
《白蛇:緣起》最大的開創性在于,動畫作品終于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地談戀愛、接吻。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進一步地明確了自己的作品屬性——如果有觀眾認為“少兒不宜”,可以不必讓少兒進場觀看。
4.68億的票房,初步昭告著市場層面的成功,更表明了年輕向動畫是國內電影市場的一條非常可行的產品線。但結果也是一樣,一旦當作品對標的是年輕群體之后,“美型”仿佛就成為了一種必然的結果。此后的《姜子牙》《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楊戩》,皆不外乎于此。
另一條路
從真人影視作品的邏輯出發,人物造型和人物選角,理應是為整體故事所服務的。
國產三維動畫番劇之所以“美型”比比皆是,一大原因也在于,目前的熱門作品十有八九是從前的熱門網文所改編,而且這些網文基本都是爽文類型。在爽文的世界中,男主女主當然都需要是俊男靚女,這的確是符合作品本身要求的設計。
用“顏值”當賣點也不奇怪,就像劇集市場中,每年也仍有大量偶像劇,男女主的高顏值是硬性要求,演技層面就算微微犧牲也符合產品邏輯。
但問題在于,劇集市場不能只有偶像劇,動畫市場也不能只有爽文吧?
放置在動畫電影的語境中,如果創作者想做的故事本身,并不需求“美型”,甚至強行采取“美型”反而會破壞故事質感時,難道就硬要設計成“美型”嗎?
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了另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里程碑”的點在于,它不但創造了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奇跡,同時也打響了反抗“美型”第一槍。
導演餃子曾透露,哪吒的形象從頭到尾設計過100多版,里面既有“美型”的,也有“萌”的,當然還有不少最終大家在大銀幕上見到的這種——“丑”的。
因為要拍一部講述打破成見的電影,所以餃子和主創團隊首先希望能打破大眾對外貌的成見,“現在真的是一個看臉的社會,大家都非常推崇網紅臉、明星臉,但我們希望做出一些新的東西來。觀眾們如果進了電影院,喜歡上哪吒,也是打破成見的一個過程,這樣更具有現實意義。也可以讓人們產生更多的反思,不能只看臉,還要看一些內在的東西。”
主創的表達非常直接,但他們也知道自己這樣嘗試,面對的會是什么。
在電影上映前與上映初,鋪天蓋地關于哪吒形象太丑的評價洶涌而來,讓餃子一時也壓力倍增,“大家說丑啊,丑爆了呀,自己也沒那么有自信了。因為畢竟自己的作品收到的第一波評論是這樣的,額頭開始冒汗了,就覺得是不是我們沒有選擇對啊這條路。”
后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走到了一個望塵莫及的票房天花板上,好似“打破成見”的初衷終于實現了。
但實際上,《魔童降世》帶來的突破,終歸是“第一步的嘗試”,它是有限的、做出妥協的。在男二號敖丙、變身后的哪吒,以及影片中絕大多數其他人物身上,仍然是“美型”的元素占據主要地位。
2021年上映的《雄獅少年》,則再度因角色太丑的原因,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作為國內現實主義題材動畫的先驅,《雄獅少年》想刻畫的是一群農村的留守兒童,而這注定了他不可能“美型”。
導演孫海鵬在訪談中提到,“我們故事中的3個主角,肯定不能是一眼看上去特漂亮的人,像大家在動畫里常見的那種帥帥的主角。尤其是阿娟,我們需要讓他是個弱弱的、很慫、很好欺負的形象,比較‘衰’一點,小小的眼睛,眼距特別開,這也是為了給人物后面的轉變拉開距離。”
同樣的道理放在《深海》身上也適用。男主角南河本職工作只是一位小丑,他和女主角參宿之間也并無任何感情線,這種并非“偶像劇”或“爽文”的故事中,究竟緣何要對角色課以“美型”的鐵令?
到了《長安三萬里》中,如果采用“美型”的設計,反而對追光團隊來說是更省心的操作,畢竟已有多個項目的經驗在前,已經完全駕輕就熟。但影片的整體故事就是以“還原歷史”為最高宗旨的,美術設計角度自然也是服務于故事需要,因此主創才不斷借鑒唐甬重新設計,不斷測試調整人物的身材比例和結構,讓其動態與靜態的效果能盡可能達到最優。
總得來說,道理只有一條,現實世界里的人從來不可能都是“俊男靚女”,一旦想用動畫的形式講偏重現實感的故事,就必須拋棄一律“美型”的觀念桎梏。
在日本與美國動畫已然具備超前產業優勢的前提下,本身國產動畫就很難找到差異化發展路線,而現實主義題材就是近些年出現的相對有開創性的一條,且已然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應。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說,應當是未來值得多加鼓勵的方向。
像《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說的那樣,“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動。”當然,最終哪吒靠“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感悟,還是成功化解了成見。
而在現實中,觀念轉變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一部接著一部的優秀作品出現,才能逐漸扭轉觀眾對國產動畫角色“不夠美型”的成見。《長安三萬里》票房的逆襲,當然是一個好的開始——行業對自身邊界的拓寬,與觀眾觀念的潛移默化之變,總是需要有人日拱一卒,慢慢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