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戰略下,工業4.0不斷深入推進,中國制造業在在實踐和工業基礎、理念等方面不斷獲得積累,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效用以及企業產能效率成為了制造業核心關注的新議題。
當以代工為主的制造業模式不再是唯一的主導模式,市場逐漸轉變為創新能力為主。
一批制造業領域的潛力股、獨角獸和創新企業涌現的同時,大批資本也開始關注和深入中國制造業。
在模式創新、互聯網創投方興未艾之際,沃衍資本率先進場布局制造業。
沃衍資本成立初期,一期基金并未完全聚焦,彼時選擇科技、消費兩手抓,到沃衍資本二期基金2016年All-in硬科技投資后,看到了硬科技技術發展背后,離不開材料驅動和制造驅動,同時由于制造缺口巨大,制造投資中的商機陸續浮現。
沃衍資本首選在材料工業發力,并圍繞材料和裝備領域進行投資布局。
2018年,原美國通用電氣全球研發中心制造技術總工程師魏斌博士加入沃衍資本,出任沃衍資本合伙人,全面負責沃衍資本在智能裝備和工業互聯網方向的投資。
對制造業的精準理解,使得沃衍資本在制造業投資中凝練出了一套獨特的邏輯,投后部分其也試圖通過渠道、培訓、管理等層面為被投企業提供支持。
近期,沃衍資本合伙人魏斌做客“科創最前線會客廳”分享《制造業投資韌性依舊,投資人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在本場線上直播中,魏斌提到三大觀點:
1、中國制造從代工服務起步,之后以外購元件組裝發展裝備業。
隨著中國制造有了技術積累逐步進入高發展期,從核心元器件到工業軟件的原創能力都有所提升。
目前高端制造工藝、高端裝備、核心零部件的原創和進口替代成為新趨勢。
2、制造業投資已從發散走向聚焦。
投資和創業開始貼著“水大魚大”的領域發力,從單點投資走向布局性投資。
3、制造業是具備韌性的一條賽道,投資機構關注具備韌性的細分領域,有望幫助機構從點到面,以投資和投后賦能搭建豐滿的產業生態,幫助機構積累產業資源。
01
中國制造業投資走到哪了?
制造業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
國家政策的鼓勵、大量資金投入、創業人才涌入以及全球制造業競爭壓力驅動帶動了中國制造業的技術和產業升級。
中國制造業正經歷從大轉向強的轉變,這使得早期、成長期、后期的制造業投資機會增多。
國內投資環境的改善吸引了很多本土創業和海外創業人才。
投資主要看高質量標的,標的豐富才能篩選出好項目。
今天中國制造業的投資比較活躍,優質項目市場回報也特別豐厚。
具體來說,制造業投資出現了核心裝備、高端產品創新、數字技術及軟件三大方向的投資機會。
核心裝備中,機器人、高端機床、高端檢測設備以及特種設備是一大方向。
高端產品中,國產化的核心器件,比如高端軸承、機器人減速器、工業控制器、精密儀器儀表等是一大領域。
數字技術及軟件方面,數控軟件、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制造、輔助工程、生產管理軟件、數據庫管理軟件等比較活躍。
目前,投資圈走入硬科技投資的平穩發展期,技術積累、投資投入到今天已陸續進入結果期。
復盤中國制造業發展會看到中國制造業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并產生了一些新趨勢。
中國制造從代工起步,隨著中國制造逐漸進入高發展期,從核心元器件到工業軟件的原創能力都有所提升,高端工藝、高端裝備、核心技術和核心零部件的進口替代成為了新的趨勢。
另外,數字技術和智能工具逐漸引入了制造后,觸發了制造技術變革,一些工藝裝備、生產方式發生轉型。
制造業投資的變遷中最直觀的變化是,入行者多了,入行者具有豐富產業經驗和接受過良好工程教育人員也越來越多。
原來投消費、投TMT轉型去投材料制造或數字技術往往要經歷一個適應過程,所以制造業投資的確需要招募制造相關背景的人才,即使是工程師轉型投資也需要時間適應,對于大部分投資機構而言,這是較痛苦的過程。
其次,投資從發散走向聚焦。
人們逐漸意識到制造業投資的方式跟過去投資消費、TMT有所不同。
首先制造業是個非常龐大的體系, 融合設計、材料、工藝、裝備、數字化等多領域技術。
大家必須從這個龐大體系漸漸從發散到聚焦,貼著水大魚大的細分領域發力, 從單點投資到布局性投資。
跟投資其他產業一樣, 好的細分領域競爭激烈,好項目估值被拉高,制造業投資上逐漸進入深水期,回報高的水下項目是真正考驗投資者能力。
另外在進行制造業投資時,往往更關注技術的應用領域和市場價值。
最后,在制造業投資中, 項目方對投資方的期待發生了變化,通常需要投資機構有相關產業資源,大家也越來越重視投后管理和投后賦能。
02
機遇挑戰并存
哪些細分方向仍有投資機會?
機遇之下,制造業同樣也存在投資風險。
首先,制造業投資和投其他產業一樣,投人、投未來都是最難的事兒。
投資本身是一門藝術,不僅僅是科學。
其次制造業的特殊性在于制造業集聚的技術包羅萬象,該產業涉及和交融的各門類技術領域深度和廣度極大, 比如 材料、設計、裝備、工藝、控制與自動化、軟件和數字化。
這對投資機構和項目承攬人的綜合能力是個考驗。
最后,當技術到某種成熟點后,入行者增加賽道就會有點卷。
對判斷技術差異化和項目市場競爭性有很大挑戰。
那么,應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當然,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方法,沃衍資本一般會聚焦三點,一要看懂技術、二要看懂技術應用領域及變化、三要看懂技術在應用領域里產生的價值。
這背后要做的事比較辛苦, 比如細致的行業研究。
此外,在比較卷的時候,創始人的駕馭競爭能力很重要,所以投資上要改變策略,我們會看一些有技術差異化的團隊,也看他們是否能用其經營能力使技術差異化能在市場上勝出。
挑戰之外,往往也伴隨著新的機遇,目前,制造業中仍存在大量具備增量投資方向。
裝備方面,用于解決勞動力不足、老齡化現象的機器人和高端自動化裝備是一大方向。
如重載、中型載荷的高端機器人、高精核心零部件、高端自動化機床等都是好的方向。
配合機器人和高端機床發展的檢測技術、 自動化技術、 控制技術也都是值得看的投資領域。
另外, 增材制造,激光、精密鑄造、粉末制造等領域也在往前推進,裝備領域的技術創新是投資好方向。
03
制造業投資韌性依舊
如何做好制造業投資?
制造業是具備韌性的賽道。
首先,制造業體量巨大,是中國經濟的基石,雖然有時發展有波折,制造業始終是中國具有超大空間的持續發展的產業。
其次,中國制造產業由大到強轉型和升級仍是進行時,資金投入仍需要加強,在產業升級完成前,仍然是投資的好時機。
最后,數字化和智能工具正在成為賦能制造業的新手段,這會催生出很多新的優質投資標的。
投資就是在大方向確定后按布局持續去投,這樣才有試錯和迭代優化的空間和時間,從點到面有足夠的時間和實踐把賽道做深做寬。
進而構造出相對完備的制造產業生態,讓投資人才、經驗、企業生態的豐滿度更高,對積累產業資源、投資賦能更有力。
魏博士此前在一個演講中提到過:
不管做企業還是做投資,都要堅信——
布局的時候要大,執行的時候要小,但是必須要小步快跑。
做投資通常講究布局要大,執行要具體,發展要小步快跑(所謂Think Big, Start Small, Scale up Fast)。
所投的每一個項目,都要看到項目布局上的市場價值或影響力。
比如投新能源汽車的,投資的方向就是去解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問題, 如續航里程提升的問題。
但這是目的之一,而不是要投資的具體東西。
基于此目的而進行技術分級拆解(減重、電池能量密度等),到最后也許你投的是一種輕量材料或一種電池電極材料, 但這些項目必須對續航里程有顯著貢獻否則沒有投資市場價值。
被投項目有許多關鍵里程碑,快步小跑則是指不可能指望項目一夜之間就跑到終點,而必須按各里程碑的完成時間表有節奏的快速發展。
當然,早期企業的特點是高風險且具備成長性,那么如何判斷一家早期企業值得投資?
制造業的特點是技術領域寬而復雜,早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團隊本身和企業技術路徑。
沃衍資本優先關注這些人能不能成事,從其行業經驗、技術能力以及團隊是否有明顯能力短板。
其次判斷技術的先進性,及其顛覆性在何處。
在投早期顛覆性創新時,沃衍資本并不會過分關注企業的營收、利潤,但會考量其關鍵里程碑事件的完成能力、后續發展能力和后續融資能力。
可以確定的是,制造業投資大有可為。
投資人站在LP與被投企業之間,不僅要對LP負責,還要尊重和幫助被投企業。
此外投資要有好的戰略和方法論指引——
Do right thing and do things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