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雷軍的年度演講如期而至。
有別于往年關于創業和產品情懷的主題,雷軍今年的演講主題更為感性,并在預熱視頻中加入了與年輕人的問答對話。
比如大家提問當你陷入低谷時怎么辦?雷軍表示自己也會蹦迪、泡吧、玩游戲;還有人提問有沒有想“躺平”的時候?雷軍也表示,如果實在撐不住,躺一躺也不丟人。
但拋去演講的外殼,整場活動的內核還是要為小米的新品造勢,2020年發布了小米10至尊紀念版與Redmi K30至尊紀念版,2021年發布了MIX 4、小米平板 5等產品,今年則有小米MIX Fold 2、Redmi K50至尊版等新款機型排隊亮相。
盡管創始人演講的方式很能抓住眼球,也更能吸引路人緣,但對于小米來說,雷軍演講的這三年,對于小米手機主業所產生的帶動作用,并沒有預期中的那么大。
01
感性源于現實
從自信滿滿的2020年演講主題“相信自己,一往無前”,到侃侃而談的2021年演講主題“我的夢想,我的選擇”,雷軍今年“穿越人生低谷”的演講主題似乎瞬間拉近了他與網民的距離,畢竟在經濟下行的環境中,不少人也在經歷著人生低谷,對小米來說,可能感同身受。
回看雷軍過去兩年的演講內容,每一年似乎都跟小米的經營狀態有著密切關聯,比如雷軍在2020年的演講中提到,要做全球最好的手機,只賣一半的價錢,讓每個人都能買得起。
正是在這一年的2月,小米正式推出10系列手機,開啟了高端化之路,而雷軍為此也承受了不少壓力,畢竟,要撕掉小米一直以來的“性價比”標簽并不容易,為此,雷軍還曾在演講中提到,沒有任何成功是不冒風險的,直面風險,豁出去干。
而在去年8月雷軍的第二次主題演講中,雷軍則不斷釋放自己的創業情懷,更表示“不要在乎別人的冷嘲熱諷,相信你選擇的最重要的事”。此時,小米的手機銷量首超蘋果,拿下了全球第三的佳績,但是,小米股價也經歷了持續大半年的連續下跌。
盡管雷軍在主題演講中喊出“三年拿下全球第一”的口號,但資本市場卻似乎沒有給他投上一票。接下來,小米股價仍持續下跌,截止撰稿日為11.48港元,回到了2018年的股價水平,和巔峰時期相比,腰斬了一半以上。
小米股價的持續下跌,雖然受到了中概股暴跌以及互聯網泡沫擠出等因素的影響,但從本質來看,資本市場是否看好其站穩高端市場也很關鍵,目前來看,小米并沒有交出讓人滿意的答卷。
首先是營收和利潤的下滑,5月19日,小米發布了今年一季度業績,實現營收733.52億元,同比下滑4.6%;期內虧損5.31億元,去年同期盈利77.89億元;經調整后凈利潤28.59億元,同比大幅下滑52.9%。
受到疫情、經濟下行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小米營收下降并不算意料之外,但凈利潤出現腰斬,則讓市場開始質疑小米的“高端化戰略”到底是否奏效,甚至是不是發揮了反作用。
在這一策略下,小米的手機銷量進一步下降,且凈利潤率也并沒有提高,反而從去年的7.9%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3.9%。
據IDC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出貨量約為1100萬臺,同比下降18.4%。在市場份額方面,小米已經以14.9%的占比滑落至國內第五名,而榮耀則大舉躍進至第二名。
除了銷量下降之外,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也沒有出現大幅提升,一季度期內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平均售價(ASP)為1189元,雖然同比略漲,但這一價位要對標蘋果和榮耀,還要拿下高端手機銷量第一,則幾乎不可能。
這樣的背景下,“小米重回低谷” 的質疑也漸漸增多,對雷軍來說,今年的演講主題定為“穿越人生低谷”,或許也是對外界的一種回應。
02
低谷中反復橫跳
事實上,小米一路走來,所經歷的潮起潮落并不少,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小米在2015-2017年所經歷的低谷期。2015年開始,小米手機的銷量開始下滑,2016年,小米的出貨量更首次出現倒退,只有5541萬臺。
復盤這兩年小米經歷的低谷期,雷軍認為有幾個因素,一個是小米在創辦之時就一直專注于性價比,要打造極致的性價比只能通過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因此小米也錯過了縣鄉市場的線下換機潮。
但經歷了幾年的快速成長后,互聯網紅利滲透基本到頂,小米的線上銷售自然也遇到了瓶頸。
另一個則是模仿者眾多,小米的性價比定位由于缺乏品牌溢價和核心技術,其市場份額更容易遭到同行蠶食,諸如360、樂視、魅族等競爭對手都曾復制過小米手機的打法。
最后,則是小米自身產品定位的問題,紅米note3不被市場認可,小米5又延遲發布,無合適機型可售的情況下,小米的銷量自然大跌。
對于手機行業來說,銷量是關乎企業生死的生命線,不能坐等小米市場“越縮越小”,雷軍雷厲風行地開啟了改革行動。
線上流量見頂,雷軍則為小米注入新零售模式,通過打造小米之家,快速啟動小米銷售渠道線上+線下的融合;同時出走海外,雷軍將小米的線上銷售模式直接復制到印度;產品研發滯后,雷軍便親自下海分管供應鏈,小米mix全面屏的出現比蘋果早了足足一年,也領先了其它主打“性價比”的模仿者。
在此之后,小米成功上市,但上市后小米卻遭遇了股價破發,雷軍也在演講中提到,自己曾多次自我反省,“我們是如此努力工作,小米的收入和市場份額都在增長,為什么資本市場就是不認可小米?”
不過源于雷軍對于小米事業的充分自信,他鼓起勇氣說服董事會進行回購,最后也算是成功抄底小米。
接下來,雷軍還做出了不少“突破自我”的決定,比如推動小米的高端化戰略、5年投入1000億元進行研發升級、率領小米入局汽車市場。
不過對外界來說,造車的決策存在不少爭議,不少人認為小米入局晚,投入太少,蔚來CEO李斌就曾表示,造車需要儲備的資金門檻至少要400億元,真的按這個投入來準備的話,造車至少要燒掉小米將近一半的資金儲備。
這些質疑對小米和雷軍來說,都是在短期內無法交出答卷的考題,也成為了資本市場短期內難以看好小米的原因,那么這一次,雷軍能否再次走出低谷?
03
期待逆境重生
從小米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小米的銷售數量、營收、利潤均表現不佳,但我們也要看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存在。
首先,一季度不僅小米,整個手機市場也在縮量,據IDC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7420萬臺,同比下降14.1%。此外,不僅小米,整個手機均籠罩在“缺芯危機”中,在缺芯和疫情的雙重打壓下,手機市場難免“遇冷”。
此外,觀察手機品牌的出貨量,單看一兩個季度的出貨量占比,參考意義是比較有限的,因為手機廠家的出貨量跟其新品發布節奏是密切相關的,“有市無貨”也難以造出好成績。
據不完全統計,小米去年三季度至今年一季度的新品發布節奏(紅米除外),僅有小米12系列、Civi1S系列、MIX4系列發布,且后兩者還不是主流機型,而vivo僅在去年三季度便發布了超過9款新機,且從入門級到旗艦級能夠實現完整覆蓋。
最為重要的是,小米目前已經不是單純的手機制造商,今年一季度,小米第二大收入來源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營收為194.77億元,同比增長6.8%,表現亮眼,同時互聯網服務業務也在保持著穩定增長,這些業務將繼續為雷軍的高端夢和造車夢提供支持。
不過,對于小米“高端化”和“造車”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無論資本市場還是消費者,確實也有所擔憂,前者反復嘗試卻仍未能取得佳績,后者則可能面臨持續“燒錢”但收不到回報的風險,小米能否正名仍待檢驗。
雷軍多次啟動高端戰略,除了希望為小米找到品牌及產品的轉型之路外,也有打造一款極致產品的執著,這一點從雷軍過往的創業經歷也能看出。畢竟,一個愿意親自下場參與研發的創始人,必定也是心懷抱負的產品開發者,對于投資人和米粉們來說,也不妨再給雷老板多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