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里卸任半年之后,張勇昔日的各項政策正在被全盤推翻。
阿里現任董事會主席蔡崇信近日在接受媒體時采訪時表示,“當我們審視內部并反思過去幾年的情況時,我們發現自己落后了,因為我們忘記了自己真正的客戶是誰。對于使用我們的應用程序購物的用戶,我們沒有給他們最好的體驗。”
雖然言語中并未直接點名張勇,但也不難看出蔡崇信對于張勇時代的阿里并不滿意。
蔡崇信和張勇都是CFO出身,按照接班順序,張勇還是蔡崇信的前任。但是在阿里內部,蔡崇信明顯資歷更老,威望也更高,而他的表態,似乎也能夠代表當前阿里內部的風向。
蔡崇信在采訪時還表示,阿里近三年士氣低落,但是如果能清楚地向員工傳達方向是什么,那么他們仍舊會煥發活力。
蔡崇信的采訪同時也得到了馬云的認可,4月10日,馬云在阿里內部發表千字長貼,稱“感謝Joe(蔡崇信)的勇氣和擔當”,同時還表示:“有錯誤不可怕,沒有人不犯錯,真正可怕的是不知錯、不認錯、不改錯。”
在吳泳銘履新阿里CEO之后,重新回歸電商主業,并聚焦于提升用戶體驗成為了阿里巴巴工作的重點。而與此對應的,則是張勇之前規劃的多項舊政也就此被按下了終止鍵。
蔡崇信、馬云接連發聲
蔡崇信和馬云的接連發聲,核心主旨都圍繞著兩大方向,一是承認過去幾年阿里確實存在方向性的錯誤,第二則是繼續鼓勵員工,以喚醒阿里目前低迷的士氣。
在張勇卸任半年之后,阿里過去幾年的低谷期終于在內部被公開討論,而且還是馬云和蔡崇信這兩大靈魂人物定的調子,縱觀國內的互聯網行業,這也算是比較深刻的自省案例了。
除了業務上的衰退,蔡崇信和馬云都不約而提到了阿里在內部管理上所存在的問題,蔡崇信將這種問題歸咎于大公司病和人性使然,馬云則認為阿里要從一個決策緩慢的組織重新回歸到效率至上、市場至上。
如果說阿里過去幾年在市場競爭上的失勢,有一部分原因還可以推脫于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但是對于自身在組織管理上的低效,則把矛頭直接對準了以張勇為代表的高級管理者們。
去年9月,張勇宣布辭去阿里云董事長和CEO的職務,以近乎于“裸退”的方式告別阿里,僅僅帶走了一個“功勛阿里人”的榮譽稱號和10億美元的科技基金投資。
在蔡崇信“送別”張勇的內部信中,主要肯定了張勇過去十幾年在阿里的幾大功績,包括創造了雙11購物節、帶領天貓快速發展、實現阿里的無線化轉型以及幫助阿里成功進軍全球。
但是對于張勇擔任阿里董事會主席的這四年間,給予其的評價則僅僅是“帶領阿里穩住大盤,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誠然,沒能在全面執掌阿里之后繼續締造新的王朝神話,張勇的表現顯然沒有達到馬云和蔡崇信的預期。
尤其在過去幾年時間里,還放任拼多多快速崛起,在市值上甚至還完成了對于阿里的反超,電商業務也幾乎呈現出分庭抗禮的態勢。
而在阿里內部,近幾年無論是網絡風評還是員工士氣都下滑明顯,“阿里黑話”甚至一度成為了互聯網公司的名梗,同時公司股價的縮水和業務的退坡,讓員工無論是在收入還是成就上都產生了巨大的挫敗感。
這種情況下,張勇的“下課”已經成了必然。
阿里擦去張勇印記
如果說去年張勇卸下阿里一切職務,標志著其個人阿里時代的結束,那么過去大半年的阿里內部改革,則更加徹底抹去了張勇在阿里的大部分印記。
首先就是在組織架構方面,吳泳銘在接任阿里CEO之后,力推領導隊伍的年輕化,大批85后的阿里中生代開始擔任一把手職務。
去年12月,吳泳銘兼任淘天集團CEO之后的第一把火就燒向了管理團隊,其一口氣提拔了6名年輕管理者分別帶領淘天集團各關鍵業務,并直接向吳泳銘匯報。
在淘天集團內部,吳泳銘更是提出要求,要“正視現狀,重新創業”。
與此同時,不少經歷了馬云和張勇時代的阿里老人,也主動交出了手中的權杖。
今年3月,加入阿里十年的俞永福卸任餓了么、高德兩大業務的管理職務,轉型為投資人繼續為阿里提供支持。隨后不久,一手打造出盒馬鮮生的侯毅也宣布退休并卸任盒馬CEO職務,未來將以盒馬首席榮譽顧問的身份為公司提供指導。
人員的密集調整之下,張勇在任CEO末期力推的分拆上市計劃也遭到了全盤廢止。
去年3月,張勇發布內部信宣布,阿里將啟動構建“1+6+N”的組織結構,實行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對各自經營結果負總責。
這項重大改革最為吸引眼球的地方,就在于未來阿里旗下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
這一改革計劃出爐后,由張勇親自掛帥的阿里云智能集團率先宣布啟動分拆上市,并將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
張勇認為,上市不僅是上市本身,也是獨立面對市場的更高要求。
張勇希望阿里未來能夠出來若干個上市公司,而若干家上市公司下面經過幾年又能夠再生兒育女,分出來更多上市公司。這樣,阿里的業務才算走向繁榮,才能解決一代又一代的員工“為誰而戰”的問題。
但僅僅過了一年,阿里旗下各業務集團的分拆上市計劃便被先后叫停。去年11月,阿里在發布季度財報時表示,鑒于多方面不確定性因素,不再推進云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與此同時,盒馬的首次公開募股計劃也已暫停。
今年3月,阿里又發布公告稱,為更好加強與阿里電商業務協同,以及繼續支持菜鳥擴大全球物流網絡投入,決定撤回菜鳥的上市申請。
阿里急需找回士氣
站在商業視角,蔡崇信和馬云在近期的發聲,更多的是糾偏,而并非是對于阿里張勇時代的批判。
畢竟對于眼下的阿里來說,主旋律是重新聚焦電商主業,馬云提出要“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再過多糾結于過去已經沒有多少現實意義。
但如果從人情世故的角度出發,想要重新喚醒阿里員工的士氣和勝負欲,又不得不找出那么幾個背鍋俠。
正如蔡崇信所說,阿里在過去三年里士氣低落。而這種情緒上的壓抑可能來自于多個方面,從價值回報角度出發,大廠員工過去一直追求的財富自由夢,隨著螞蟻上市被叫停,阿里股價大幅腰斬,已經被無情擊碎。
今年3月,因為不滿阿里承諾的期權長期未兌現,部分阿里員工聚集在西溪園區門口現場維權,在現場,甚至有員工喊出了“討薪”的口號。
在社會認同層面,過去幾年隨著互聯網行業普遍遭遇寒冬,阿里出身的員工也漸漸褪去光環,加上“阿里黑話”、“職場PUA”、“加班文化”等負面新聞的渲染,也更使得員工的心態容易出現波動。
士氣這種東西,似乎看不見摸不著,但對于一個想要“重新創業”的公司來說,又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東西。
對于馬云和蔡崇信來說,從湖畔花園一路走到今天,他們勢必會更加了解員工士氣對于業務上的幫助會有多大。
去年11月,馬云罕見地現身內網,安慰因目睹拼多多市值飆升而“此刻難眠”的阿里員工,并用一句“阿里會變,阿里會改”安撫了眾多阿里人失落的情緒。
阿里如何變,阿里如何改,自然就要從推翻過去開始,而張勇時代所留下的那些問題,自然就成為了被率先開刀的對象。
但坦白而言,這些問題絕不是張勇治下的新病,而是阿里過去二十多年一直未曾重視的積弊。在過去幾年外部環境的刺激下,這些積弊最終集中爆發,成為了扎入腳掌心的一顆刺,讓大象難以轉身的一根針。
作為執掌阿里這艘大船四年之久的舵手,張勇也確實應該為此負責,但在更為宏大的敘事背景下,張勇需要承擔的責任要比實際更多。
隨著蔡崇信和吳泳銘正在一點點剝下張勇時代的阿里印記,這位阿里歷史上第一位“功勛阿里人”到底功過幾何,相信阿里人自己會有個公允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