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公司/項目關閉,幾萬塊買的設備秒變磚頭!
最近,物聯網專業網站STACEYONIOT就談到了這一問題。
對話信息源于近期發生在物聯網領域的兩件事——
其一,是一家荷蘭知名電助力自行車(E-bike)公司VanMoof,在近期被阿姆斯特丹法院正式宣布了破產;
其二,是全球廚房設備制造商Middleby在完成對KAMADOJOE收購18個月后,悄無聲息地關閉了iKamandapp;
以上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由于軟件系統無法正常使用,智能設備也直接變成了“磚頭”。
對于那些在VanMoof自行車上花費5000美元(約合35989元人民幣),以及在燒烤連接控制器上花費225美元(約合1620元人民幣)的消費者來說,無疑費用都“打了水漂”。
具體怎么回事?我們一個一個講。
可惜的VanMoof,可憐的消費者
這里先介紹VanMoof。
相信對于熟悉VanMoof的朋友來說,它的倒閉還是比較令人可惜的。
這家成立于2009年的E-bike明星企業,曾經號稱電動兩輪車界的“特斯拉”。
在產品層面,VanMoof主要是在電助力自行車的基礎上,研發智能化、一體化的高集成度產品。
何為智能化一體化?
比如,他們率先將電池隱藏在車身框架中,讓人第一眼看不出這是一輛電動自行車。除此外,他們的自行車還配備了液壓制動器、集成了燈光設備。
更亮眼的在于車輛內置了智能化服務,比如利用GPS芯片、移動數據連接的防盜功能。VanMoof的自行車具備KickLock系統,允許騎行者固定后輪,并通過輕敲腳趾激活車載警報系統。
這相當于直接給車輛上鎖,騎行者可以在手機APP上看到智能位置跟蹤警報,并將通過GPS定位車輛位置。
VanMoof還自研了防盜智能自行車模塊,其車架內置一個幾乎不可見的隱形車鎖,只需要拉出來就可以使用。
該鎖與所有者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程序相關聯,也可以通過手機給車輛上鎖。
憑借2348-3498歐元不等的(約18750-27935元人民幣)高昂售價、以及智能化的功能,VanMoof此前備受外界和資方看好。
可惜的是,在市場下行的當下,以及重投入的商業模式下,VanMoof最終還是倒下了。而VanMoof倒下后的影響也還在持續。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目前還不清楚VanMoof何時關閉其服務器,但一旦關閉,對于VanMoof車主來說,沒有應用程序和來自服務器的安全密鑰,他們很可能連自己的自行車都無法打開。也就是說,用戶幾萬塊買的智能奢侈品,一夜變成了“廢鐵”。
而對車主來說,這2萬多的自行車,這輩子算是要告別了。
目前有反轉的是,VanMoof的競爭對手COWBOY已經“出手援救”,他們在Appleappstore上架了一款名為“Bikey”的app,可為VanMoof車主生成唯一數字鑰匙,讓他們繼續騎行。該app還計劃支持安卓手機。
不管COWBOY的舉動是否是一場公關行動,但至少到起到了維護VanMoof車主權利的作用。另外,還有開發者做了一個名為Mooferapp的第三方應用,希望能消除VanMoof車主再次被其他第三方應用拋棄的擔憂。
這并不是個例,還有影響更深的
智能設備固然好用,但其背后公司一旦出現變動,帶來的麻煩往往超出消費者預料。
最近,iKamandapp的突然關停,也再次印證類似VanMoof事件造成的麻煩,并非個案個例。
iKamand燒烤控制器是一個連接在KamadoJoe廚具產品上的智能設備,可以助使用者精準控制燒烤溫度,更好更智能的烹飪食品。
然而,在KamadoJoe被Middleby公司收購18個月后,該公司在沒有通知用戶的情況下突然關閉該服務。這導致很多不明所以的用戶在準備烹飪時,才發現自己花了高昂價格買的設備變成了“磚頭”。
不少網友在社交新聞論壇Reddit上進行吐槽,表達自己的不滿。
稍理性用戶表示,已向廠家發送郵件,因為自己的設備到手還不到一年,希望能夠得到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但可惜的是,有其他網友貼出聯系到廠商后得到的回復,大意是——
該產品不達公司預期,因此不得不完全停止支持,給您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
以上案例僅發生在消費領域,如果是發生在其他領域,影響可能更甚。比如醫療設備。
去年,知名科學雜志《Nature》就刊登過一篇文章:Abandoned-Thehumancostofneurotechnologyfailure。(那些在神經技術實驗失敗后的“被遺棄者”們)。
其中詳細介紹一些飽受疾病困擾的人們,通過新技術手段緩解病痛折磨的案例,但不幸的是,這些人都遇上了技術服務提供商倒閉后,無法支持繼續治療的問題。
比如飽受叢集性頭痛折磨的57歲大叔,M?llmann-Bohle。在他22歲時第一次經歷這一病痛折磨后,幾十年來,他都只能用止痛藥和偏頭痛藥物來治療。
2013年,一次偶然機會,M?llmann-Bohle通過手術安裝了一種電子植入物,可以通過刺激減輕頭痛發作時的痛苦,并且很少有副作用。
然而就當M?llmann-Bohle以為自己獲得“重生”時,2019年底,研發該設備的加利福尼亞舊金山的初創公司AutonomicTechnologies突然倒閉了。
該公司關閉了包括M?llmann-Bohle在內700多人的服務,這導致,使用該設備的人和醫生,無法再訪問重新校準設備并保持其有效性所需的專業軟件。而M?llmann-Bohle和的病友們則面臨著手持遙控器電池損壞的風險。
除了上述公司之外,文章同時還提到了位于得克薩斯州普萊諾的一家公司Nuvectra,研發應用于慢性疼痛的新型脊髓刺激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西爾瑪的SecondSight,研發視網膜植入物,位于佛羅里達州龐帕諾海灘的Stimwave……多家醫療設備創業企業。
而這些設備制造商無一例外都在商業路上慘遭“滑鐵盧”,這讓很多病人成為“受害者”。他們除了要重新面對病痛折磨外,還不得不面臨移除手術,或尋求其他技術支持的困境。
國內也有發生,如何解題是關鍵
在國內同樣有類似的案例,不少創業明星在初期雄心勃勃,此后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保證運營的正常進行——
于是,號稱智能的硬件設備變成了板磚,號稱無所不能的服務變成了一紙空談,最后被行業的巨浪吞噬,成為行業路上的“孤冢”。
最典型的莫過于名噪一時的共享單車。今年2月,澎湃新聞、觀察者網等多家媒體報道,有網友發現,ofo小黃車客戶端已經無法接收到短信驗證碼,用戶也無法登錄。使用ofo小程序,則提示網絡異常。
當然,小黃車更為知名的問題是押金不退,消費者明明花了錢付了費購買的出行服務,卻因為運營商的倒閉而無法享受。而ofo客戶端停止運營后,也意味著,想退押金是徹底沒戲了。
除共享單車外,去年阿里智能云物聯網平臺關停也一度引來外界關注。
與平臺配套的用戶APP“阿里智能APP”同時下架,這是一款類似于“米家”的軟件,可以連接用戶的各類智能設備,并通過手機進行控制和管理,并且進行部分自動化的設置。后續該服務將僅針對存量用戶提供服務。
盡管后來又有阿里內部人士補充說明,阿里智能APP服務已逐步由阿里云與天貓精靈的IoT新平臺承接。但能看出,在軟硬一體的物聯網產品體系下,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也就浮出水面——
倘若一家公司/一個項目關閉后,如何善后?
在一些案例中,可以找到一些解決方法。
比如依靠同行“伸手救援”,除了前文提及的COWBOY“救助”VanMoof車主的例子外,Nuvectra倒閉時,使用該公司設備的用戶也能夠轉向可以提供類似設備的更成熟的公司,繼續進行慢性疼痛治療。
當然,更換植入身體中的設備,需要再次對病人進行手術,并且需要數周的恢復時間。手術和更換設備的費用大概需要4萬美元,如果保險公司可以承擔最好,如無可能會增加消費者新的支出。
這是有公司愿意出手或有現成可替代產品時的情況,但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如此理想——
比如前文同時提到治療叢集性頭痛的設備,事實上除了AutonomicTechnologies之外,市場上并沒有其他方案可替代。
另外不少網友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比如有網友提到:公司倒閉或放棄一個項目時,應該將其開源或解放專利。
當然,該思路在現實中也有被踐行過。BeepNetworks的CEODanielConrad曾經在關閉其“BergLittlePrinter”項目時,就將其開源給了社區,直到今天,這個項目在Github的支持下還在運行。
并且在當時項目尋求收購期間,該CEO還專門留下一名人員專門負責維護,為用戶提供了緩沖期。
此外,在Conrad隨后的“BeepDial”項目關閉時,他又采用了項目托管的方式,通過將項目托管在合作伙伴Pandora和Spotify的平臺上,也保證了依然為其3000名用戶提供服務的能力。
但值得說明的是,托管方對其服務代碼的修改,可能也會影響產品功能。而且,并非任何時候開源都能解決問題,畢竟合作伙伴不是在時刻準備著接受項目,同樣對于大多數缺乏技術的人來說,門檻過高的開源代碼啟示也很難起到幫助作用。
在開頭提及的播客中,主持人也提出了另一個方法:
建議企業做好提前應對——讓每個設備制造商在構建其智能連接設備時就做好“死亡計劃書”,雖然聽起來很糟糕,但深入討論這樣一個最壞打算還是有一定必要性的,比如設置安全更新的最后期限,建立托管基金等。
這些方案起碼可以保障自己的服務到期或關閉后,用戶不會措手不及。正如一位從業者所說的:“任何公司在設計互聯設備時都要考慮失敗”。
此外還有一些方法,比如去年谷歌云宣布關閉IoTCore物聯網核心服務時,提供給用戶1年的時間進行緩沖。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客戶自己的設備進行數據遷移肯定沒問題,但谷歌自己的設備可能就要另說了。
另外,亞馬遜早在今年4月,也宣布將從今年7月31日起停止對其Halo品牌健康手環的支持,而他們的做法是支持過去12個月內下單的所有客戶申請退款,這似乎也不失為一種減少用戶損失的方法。
當然,這些僅是目前一些解決問題方法的探討,實際中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比如某些創業企業在做智能硬件的時候,如果它對核心數據極其敏感,那自然也會進一步造成壁壘。
但無論怎樣,不能讓更多的人因為物聯網創新公司和項目的失敗而被犧牲,善后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