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手中攥,佛祖在心中。誰能想到,寺廟的盡頭,竟是生意經。
無論是武俠小說還是功夫電影,少林寺都是“天下第一名剎”,然而現實中的少林寺,早已不是遠離世俗之地,在通往“現代化”的路上,少林寺締造出了令人咂舌的商業帝國。
就在去年4月,鄭州以掛牌方式出讓了鄭東新區一宗商業、商務用地,最終由河南鐵嵩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4.52億元競得。而這家公司背后的股東中,赫然出現了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的名字,層層關聯背后,釋永信又被扒出擁有18家企業控制權。
▲圖/天眼查
不僅如此,截至目前,少林寺已橫跨文化、餐飲、藥品、服飾、出版、文娛、文旅、短視頻等多個領域,產業鏈復雜到堪比娛樂巨頭“迪士尼”。
而從商標來看,少林寺申請的商標已超過700個,其中包括方便食品、燈具、餐飲、住宿、飼料、珠寶、飲料等,不管吃的用的,高端的低端的,啥都干了。
就連海外市場,少林寺也不曾放過,相繼在美國紐約、休斯頓、洛杉磯以及德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地開設少林寺分院,賺得盆滿缽滿。據英國《衛報》報道,少林寺每年收入高達1000萬英鎊,吸金能力之強,可見一斑。
然而,宗教“跨界”雖然帶來了潑天的好處,但也因為商業化過重而受到非議。一邊是清凈的佛門凈土,一邊是喧囂的資本世界,如果說商業化是一片無涯之海,那如今的少林寺已回不了頭。
01
商業版圖無所不包,
離不開背后“大BOSS”
若要細溯少林寺龐大的產業鏈,就不得不提及背后的“操盤者”——方丈釋永信,外界更喜歡稱其為“少林寺CEO”。
作為少林寺第33任方丈,釋永信和此前歷代方丈不同,擁有MBA學位的釋永信具備極強的商業頭腦,少林寺也因此走向了一條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說起來,少林寺可謂是最早意識到互聯網傳播威力的寺廟。1996年,互聯網還未全面普及之時,釋永信便創建了少林寺網站,比騰訊、阿里創辦的時間還要早。
釋永信在網站上發布了《易筋經》、《洗髓經》等少林武功秘籍,獲得了超過10萬的日均點擊率,流量這塊就贏麻了。
1998年,釋永信成立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這被視為中國佛教界第一家公司(目前該公司處于注銷狀態)。據少林寺官網介紹,其核心任務是保證“少林”、“少林寺”品牌保值升值、永續發展,直白來講,就是版權保護。
這還不算,少林寺還是最早出海的種子選手之一。1999年11月,釋永信率少林武僧團來到英國白金漢宮,參加英國皇家綜藝晚會,一行人還受到了英國女王的接見。據報道,少林武僧團每年都要出國去十多個城市表演,大大提升了少林文化在國際的影響力。
為進一步“開枝散葉”,少林寺還先后砸下17.6億元,在澳大利亞的肖爾黑文市買了一塊占地1248公頃的地,計劃建立少林寺分寺、少林寺功夫學院,甚至還想整個高爾夫球場和四星級酒店,在國內外引起轟動。
少林寺的野心還遠不止與此,如今在全球50多個國家地區,都遍布著少林寺海外文化交流中心,門下洋弟子300多萬人。有意思的是,少林寺在收錢方面也是入鄉隨俗,在國外賺的不是香火錢,而是以會員制的形式,按小時收會費。
此后,少林寺更是“肉眼可見”地擴大商業版圖。2002年,少林書局成立,隨后出版《少林功夫》、《少林功夫文集》等書;2003年,少林藥局成立,并先后推出少林出品的活絡膏、靈芝茶等藥品;同年,少林寺授權網絡游戲《少林傳奇》,獲得38萬元知識產權出讓費。
2008年,少林寺上線淘寶店“少林歡喜地”,售賣商品包括修禪練功用品及迎合年輕人的創意物品等,這“與時俱進”的能力,讓人不得不服。
也是在這一年,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少林寺正式成為“專業投資人”,先后投資了16家公司,其中最大的單筆投資金額達到1600萬元,投資總額將近8000萬元。
2020年,少林寺登上熱搜,原因是少林寺以侵權為由,要求森馬下架相關商品。人們這才后知后覺地發現,嵩山少林寺申請的商標竟已超過700個,涉及少林禪茶、少林素餅、出版公司等各種生意。
近幾年,短視頻火起來之后,少林寺的個人IP賬號也多了起來,少林寺弟子釋延淀、釋延高的粉絲量都已經超過了400萬。靠著熱度,2021年底,少林寺干脆與一家科技公司合作成立了河南少林大數據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人在方外,心在紅塵,少林寺的厲害之處在于,幾乎不曾錯過任何一個風口。只是,“家大業大”的野心擴張背后,也如一把雙刃劍,直直指向少林寺。
02
“出世”或“入世”,都是一本難念的經
時至今日,少林寺幾乎已經完全產業化,內容更是包羅萬象,只要在法律允許的領域內,少林寺都有所涉獵。
▲圖/《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種種“離經叛道”的行為,讓圍繞在少林寺身上的爭議與日俱增。早在2007年,新民晚報就報道稱,在少林寺大雄寶殿臺階下有個“明碼標價”的賣香處,最低400元一柱,最高價10萬元一柱,大錢要賺,小錢也不放過。
且選擇入世之后,很多事也就變得身不由己。圍繞著“少林寺”這個超級IP,政、商、寺廟三方都在牌桌上爭取著利益。
2008年11月24日,少林寺與昆明市官渡區政府在少林寺藏經閣簽約,約定少林寺以派駐僧團的形式,對昆明四所古剎進行托管,期限為30年。托管后,這四所古剎就變成了少林寺的“下院”。
依靠下院這一特殊的寺廟發展模式,少林寺不僅能夠進行品牌植入,也可以布局各類投資巨大、占地廣闊的文化產業項目。而對當地政府而言,少林寺的加入,也能促進和拉動經濟,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
隨著資本的介入,又讓少林寺不斷處于風口浪尖上。2009年底,少林寺要上市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按照少林寺的說法,是登封市聯合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港中旅)共投1個億,成立“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試圖把少林寺門票經營權等運作上市。
其中,港方占51%股本控股,少林寺門票經營權等以及景區資產被登封市作價4900萬入股,占49%,年限40年。
盡管上市計劃因爭議過大而作罷,但合作確實是達成了。少林寺的金字招牌源源不斷地為港中旅和登封市政府貢獻著大筆收入,但因為門票收入分成和分工管理,導致港中旅、嵩山景區管委會和少林寺的沖突越來越深。
公開資料顯示,少林寺貢獻了嵩山景區九成的收入。其中,在門票收入分成中,只有30%歸少林寺,少林寺曾以多種方式抗議嵩山景區管委會及港中旅拖欠門票分成,并將嵩山景區管委會告上了法庭。
還有個插曲是,在門票價格問題上,少林寺還替港中旅背了多年的“罵名”。少林寺的門票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直到2019年,在種種博弈下,少林寺門票價格才從100元降至80元。
▲2020年10月,港中旅宣布退出少林寺
除了明面上的負面新聞,住持釋永信也頻遭質疑。自2015年開始,釋永信多次被舉報非法持有河南少林無形資產股份,侵占高香收入等問題,雖然之后被證明查無實據,全屬造謠中傷,但輿論并沒有因此平息。
另有相關數據顯示,釋永信周邊有數十條風險提示信息,少林無形資管等公司還有多條被起訴、立案信息。且少林寺相關存續企業中,天津恒泰北少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自2015年以來8次被列為經營異常,連續三年被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如此看來,左手佛經,右手商業,想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確實并非易事。
03
寺廟商業化已成風氣,
凈心與欲望的悖論
事實上,寺廟“商業化”現象,早已算不上新鮮。
據中國佛教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現存的32600座寺廟中,有20%以上的寺廟被商業化,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四川等佛教文化盛行的省市。
除了少林寺外,還有不少隱藏“王者”。比如,上海的玉佛寺就是佛教界著名的VC,據其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該基金累計資助項目共計219個,資助總額2088萬元,資助項目橫跨20余個行業,資助項目成功率達到78.78%。
玉佛寺還曾出資1000萬,聯合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市教委和團市委四家單位共同設立了一個大學生創業基金,以扶持上海高校畢業生創業。名聲在外的“餓了么”外賣平臺,還是該基金的第一屆受益者。
北京的龍泉寺商業化成果也較為突出,被稱為國內“最強科研實力宇宙”,以吸引中國清華北大高材生出家而聞名,龍泉寺研發的“佛教版siri”賢二機器僧也成為其著名IP。
除此之外,龍泉寺還推出禪修課程,比如與社會機構合作推出類似“CEO禪修班”等,一度大受都市白領人群追捧。
杭州的靈隱寺也不甘下風,為了更加迎合年輕游客的消費需求,成為國內第一家引入星巴克的寺廟(目前已關店),離靈隱寺不過百來米的永福寺,也有樣學樣,開出了咖啡店“慈杯”。同時,靈隱寺還開發了小程序,售賣寺廟周邊及文創產品,僅僅是開光物品售價就高達萬元。
當然,也不是所有寺廟都如此順利,國家5A級景點法門寺就在商業化之路上幾度折戟。2006年,陜西法門寺文化景區建設有限公司成立,由曲江新區運營團隊全面負責,期間景區規劃面積一再翻番,投入資金也水漲船高,待建成之時,規模達到了驚人的32億元。
2009年起,景區方與寺方在景區范圍、票價、香火等方面矛盾激化,再加上各種肆無忌憚的勸募行為,導致景區的旅游投訴次數占寶雞市的95%。
2021年到2022年,法門寺文化公司陷入多起訴訟案,目前已經被列入失信公司名單,背負“世界佛都”期望的法門寺,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最后只剩唏噓。
佛門本是六根清凈之地,但寺廟成了企業,方丈成了法人,佛法難免也就變了味。釋永信曾表示:“少林寺從一個破爛不堪的寺廟,到現在有了國際影響力,從社會上獲取多少,就要承擔多少,佛教教義中說,是非以不辯為解脫,我們只往前看。”
談錢傷感情,不談錢又落得寂寂無名。如何在保持宗教本質與商業化進程之間找到平衡,或許才是寺廟們需要慎重考量的長久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