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23 沈南鵬委員2022年兩會提案:聚焦“雙碳”、農業微生物、藥物創新、腦科學和制造業轉型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亚洲 中文 欧美 日韩 在线-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服務熱線:400-858-9000 咨詢/投訴熱線:18658148790
國內專業的一站式創業服務平臺
沈南鵬委員2022年兩會提案:聚焦“雙碳”、農業微生物、藥物創新、腦科學和制造業轉型
2022/03/02
沈南鵬委員是唯一一位來自創業投資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他創立的紅杉中國長期關注前沿科技和基礎科學領域,投資了大量科技和醫療企業。因此,通過科技創新與科研突破來解決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是沈南鵬委員提案的一大特點。
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獵云網”(ID:ilieyun),投融界經授權發布。

3月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委員、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帶來了5份提案,涉及綠色低碳技術變革、發掘農業微生物應用潛力、藥物創新能力提升、加大腦科學研究應用、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等熱點話題。

沈南鵬委員是唯一一位來自創業投資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他創立的紅杉中國長期關注前沿科技和基礎科學領域,投資了大量科技和醫療企業。因此,通過科技創新與科研突破來解決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是沈南鵬委員提案的一大特點。

在關于“雙碳”的提案中,沈南鵬委員建議要加快綠色低碳科技革命,必須強化應用基礎研究和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進一步推進綠色能源、綠色工業、綠色消費等各個環節的重大戰略技術研發儲備;

在關于農業微生物的提案中,他建議從學科研究、應用推廣和政策扶持等多維度充分發掘農業微生物的應用潛力,推進高產優質、綠色高效現代農業發展;

在關于藥物創新的提案中,他建議從提高創新藥基礎研發配套環境、提升藥物研發流程效率、加強政策精準扶持引導出海等方面,幫助中國藥企從跟隨創新向源頭創新轉型;

在關于腦科學的提案中,他建議從檢測技術開發普及、數據庫建設、前沿技術研究等方面,加大腦科學研究投入,抓住當前老年腦疾病預防干預的關鍵窗口期,推動改善老年腦健康管理;

在關于提升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的提案中,他建議深化工業數據開發利用,從基礎層、平臺層、應用層持續強化工業大數據的集成應用和生態培育,才能實現為制造業切實解決問題和創造價值的高階目標。

以下為沈南鵬委員的五份提案:

【提案一】夯實“雙碳”目標科學基礎 加速綠色低碳技術變革

基礎科學研究的突破,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推動社會經濟綠色轉型的必要條件。結合“雙碳”目標需求,需要進一步加快綠色能源、綠色工業、綠色消費等各個環節的重大戰略技術研發儲備:

從能源領域來看,必須依靠基礎研究突破來應對能源結構重大調整帶來的挑戰。首先,要實現大比例可再生能源發電,進一步降低風、光等清潔能源的發電成本,必須依靠異質結、鈣鈦礦、高溫超導材料等基礎結構和基礎材料的突破創新;其次,當風光等不穩定電源成為供電主力時,要保障電網系統的安全穩定,必須將現在的“堅強電網”改造成“智能柔性電網”,通過大量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引入AI和能量路由器,增加多維度的儲能單元,實現源網荷儲各環節的智能、柔性調節。最后,未來的碳中和愿景,必然需要更多元化、更高承載能力的新能源技術,如氫基、氨基能源等,這些技術的商業化都有賴于長期、持續的基礎研究投入。

從工業領域來看,必須依靠深度技術變革來引領“綠色工業革命”。作為能源消費和碳排大戶,未來高耗能工業的基礎邏輯會將低碳甚至零碳作為主要目標,這將直接顛覆工業體系的各個環節:原材料方面,碳纖維、新型合金等高性能材料,大量可再生、可降解材料將為工業生產提供巨大的節能降耗空間;工業用能方面,功率半導體等新一代電力電子技術,可有效支撐從煤到電驅動的再電氣化改造;綠色工藝方面,國內一線鋼廠已開始布局氫基豎爐,基于生物合成技術,綠氫、綠氨等原材料的綠色化工和冶金工藝都在快速發展中;工業裝備方面,物聯網、AI等技術未來將迎來在工業領域的發展熱潮。

從消費領域來看,必須依賴新技術的發展,為消費者提供經濟和社會價值雙滿意的選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例證,即低碳、零碳技術可在降低排放的同時,提供更好的體驗和更低的成本。未來隨著智能網聯、V2G等新技術的應用,綠色能源和消費場景互動的空間將進一步拓展。而在綠色建筑、可降解塑料等消費領域,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也會在未來幫我們找到低成本和低碳的最優組合。

強化創新能力,加快綠色低碳科技革命,必須強化應用基礎研究和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因此建議:

一、面向碳中和需求找準科學問題切入,增設專項加強基礎前沿探索

1.健全基礎研究任務征集機制,地方政府組織產學研共同研判前沿技術方向,形成符合屬地產業目標的科學問題庫;

2.在國家重點研發專項基礎上增設子專項,支持面向工業應用的首發場景、示范推廣、流程再造、共性支撐等技術突破;

3.碳中和課題立項和結題中將ESG理念作為重要考量標準,引導研究成果關注環境社會影響。

二、完善碳中和技術投入各級保障,夯實低碳技術創新資金基礎

1.加快國家低碳轉型基金成立,以母基金形式為主帶動更多市場化機構參與,撬動社會資金投向清潔低碳能源各環節的關鍵技術研究領域;

2.結合產業稟賦各級政府設立碳中和技術創新引導基金,通過政府綠色投資信用擔保等方式,吸引多元化資金投資低碳項目;

3.鼓勵有條件的重點企業與政府共同設立科技計劃,聯合出資資助關鍵技術工程化驗證、戶外可靠性等產業界關注的應用研究。

三、暢通基礎研究成果轉化通道,以市場應用帶動技術研發加速

1.擴大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促進綠電應發盡發,帶動前端清潔電力技術應用擴大;

2.加強柔性輸變電和多場景儲能標準制定完善,增強同現行電力系統適配性,以標準統一促進技術規范和推廣應用;

3.支持工業化關鍵脫碳技術的中試項目,優化對企業設立中試項目的審評審批;

4.推動更多行業主體納入碳交易體系,支持各地碳交易所在配額分配、履約、企業所持配額結轉等方面逐步做好與全國碳市場的規則統一和低成本銜接。

【提案二】發掘農業微生物應用潛力,推動綠色高效現代農業建設

微生物資源對促進可持續農業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微生物既是調控土壤健康質量、增加土壤肥力的重要抓手;也是農業減排降碳、改善土壤生態的有力貢獻者,在農產品工廠化生產方面也具有相當的優勢。隨著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保護在2020年首次被提升為國家戰略,農業領域以開發利用促進微生物保護的任務更為迫切。但當前還存在一些短板有待補齊:

一、農業生物資源開發重“動植物”,輕“微生物”:當前對農業生物多樣性的關注,更多集中在農作物和家畜等可獲取食物、營養和藥用的物種上。但事實上,農業環境中微生物數量巨大,土壤中80%的有機質來源于微生物,目前農業生產中對微生物在作物增產、植株抗病、生態修復等方面的價值普遍認知不足,成功產業化開發的微生物菌種相對較少。另外,微生物在土壤碳封存中的關鍵作用同樣未得到重視。

二、農業微生物菌種保藏有待加強,作為市場主體的微生物企業研發投入不足: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需要專業的保藏技術和特殊的保藏設施。作為唯一的國家級農業微生物保藏機構,中國農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保藏菌種2.3萬株,僅為海外發達國家同等菌種庫保藏量的1/4。由于企業研發投入相對不足,大量有科學價值和應用前景的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面臨污染、退化、滅失和專利侵權等風險。

三、受制于成本和肥效穩定性等因素,微生物肥料的市場接受度落后于化肥、農藥等化學品:就價格而言,微生物肥料普遍比化學肥料更貴;就肥效而言,微生物肥料見效需要一定時間,且在生產施用環節中對環境要求較高。考慮到農作物附加值,農民對生物菌肥接受度和施用積極性不算太高。

充分發掘農業微生物的應用潛力,對推進高產優質、綠色高效現代農業具有重要作用。建議如下:

一、加強農業微生物學科研突破,拓展專項支持范圍

1. 建立跨學科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支持微生物學、遺傳學、基因組學、農學等科研人員共同開展農業微生物應用基礎研究;

2. 推動形成飼料發酵、農業廢棄物無害利用、土壤改良和污染防治等子專項,資助相關領域微生物資源發掘利用研究。

二、加大微生物產品應用推廣和固碳菌株研發支持

依托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和服務組織,通過將微生物肥料列為主推技術示范任務、開展田間效果試驗講解等方式,加強微生物產品的應用宣傳推廣;

菌種選育優先支持促進固碳功能的關鍵菌株挖掘利用;加大對可用于食物和飼料的微生物蛋白質生產技術的長期研發支持,逐步降低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三、政企共建充實菌種保藏力量,以資源摸底和知識產權保護促開發利用

參照深圳國家基因庫政企合作經驗,建議國家以容量、技術設施等標準遴選一批具有成熟保藏條件的企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或補貼形式,共建新型菌種保藏庫;

建議農業農村部制定更全面的農業微生物資源目錄并更新發布,為研究各種農業微生物相互作用與發揮效能提供基礎支持;

優化農業微生物專利菌株鑒定方法和侵權判定標準,明晰基因序列相似程度達到何種比例即可認定為同一種微生物,加強創新菌株保護。

四、優化財稅和肥效評價政策,“肥藥雙減”緩解對土壤微生物的傷害

參考生物有機肥免征增值稅先例,將生物菌、土壤修復劑等納入免征增值稅范圍;設立微生物肥料分級補助制度,根據微生物肥料中化肥占比不同分級給予補貼;

進一步完善微生物肥料肥效評價體系,將有效活菌進入土壤后定殖性、抗逆性、增產效果等納入生物肥料標準體系;

加速推動高毒農藥全面退市,研究擴大限制使用農藥品種和使用場景。

【提案三】以臨床價值為導向 提升藥物創新能力

藥物研發應以患者需求為核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已成普遍共識。當前我國新藥研發與國外差距進一步縮小,但靶點扎堆、適應癥集中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為更好實現從跟隨創新向源頭創新轉型,應重視引導創新藥企跳出傳統固有思維、破除研發掣肘:

一、藥物研發追逐熱點,研發策略如何圍繞疾病導向仍需“補課”:當前我國的新藥研發主要通過“跟”“改”“買”等路徑,集中在已發現已驗證、研發失敗率低的跟隨創新層面,雖不失為一種解決藥物可及性的合理模式,但容易出現相同靶點藥物扎堆,研發資金投入產出效率低等不足。使患者更早更快獲得有效治療、全新適應癥定位等也是創新的重要方向,這要求藥物研發目標由藥物轉換到患者,圍繞疾病提供更為科學合理的研發策略整體設計。

二、藥物發現的創新路徑不足,成果轉化中如何用好存量成果知識和新技術仍待加強:當下創新更多集中在易成藥靶點上,仍有廣闊的新藥靶點和疾病領域可做源頭創新:一方面過去數十年全球范圍內積累了大量基礎研究成果,卻只有極少數最終實現成果轉化為藥品。另一方面海洋藥、植物藥也都是未來可成藥重要來源,但當前開發有限;與此同時新技術可為藥物創新提供動力,如AI在藥物研發需要大數據分析和高通量測試的階段已顯示出一定優勢,比如設計與尋找新化合物,化合物與靶點的復雜組合關系,預測藥物體內分布與代謝等。

三、做強創新藥需具備國際市場立足能力,但當前藥企出海仍要突破多重困難:突破性的創新藥有助于敲開海外更廣闊市場的大門。當前國產創新藥中外雙報和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越來越多,但出海挑戰也很大:如從中國新到全球新的創新思路的轉變、海外注冊性臨床試驗以及銷售的投入費用高昂,頭對頭試驗費用較高;歐美市場醫學傳播和用藥習慣同國內有所差異,國產創新藥的產品滲透和醫患信任建立需要時間。

為了讓患者從無藥可治到有藥可治,再到有藥可選,需要更好實現新藥研發和解決臨床需求的共同進步,同時也是提升中國制藥國際競爭力的必經之路。因此建議:

一、加大資助藥物創新基礎研究,優化藥物研發配套環境

1.在國家和省地政府層面設立適合藥企與高校等科研機構共同申請的科研資金,出臺更多稅收激勵等政策拓展社會化非盈利機構對藥物研發加大資助;

2.加強對高校等科研機構科研人員新藥研發的知識產權保護,探索將專利轉化運用納入高校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等評價體系,鼓勵以知識產權績效帶動藥物創新的科研轉化;

3.圍繞“出新藥”,鼓勵科研機構更多進行橫向合作及外部創業,從資金與資源端有規劃的傾斜支持開發創新機制與靶點,創新化合物與生物藥,創新平臺技術等原創開發;

4.將臨床試驗條件和能力評價納入醫療機構等級評審,對于全球新的靶點/藥物給予臨床資源的優先權,推動企醫協作建立數據共享推動藥物研發。

二、收緊跟隨者時間窗,加強指導促進藥物研發

1.根據國內外監管批準動態,進一步加快更新臨床指南,收緊跟隨者時間窗,政策上鼓勵藥企提升立項和臨床研究能力;

2.進一步優化藥品進入臨床前的會議溝通機制,提前介入原研藥的研發整體策略制定并提供指導,進一步明確關鍵性臨床設計的科學性,提升臨床資源利用效率;

3.對AI在加速創新藥研發中的技術運用,包括設計優化藥物分子、指導臨床試驗方案、開發生物標記物等,建議在藥物審批中給予更明確的政策支持。

三、助力藥企磨合全球規則,政策精準支持引導出海

1.針對尚未加入ICH但市場容量大的新興國家,建議藥監部門探索協調臨床試驗數據互通認證可能性,降低企業進入的經濟時間成本;

2.在推動多中心臨床研究倫理協作審查、研發用物品通關便利化、熟悉歐美監管體系和ICH標準的人才實訓等方面提供監管和政策支持。

【提案四】加大腦科學研究應用,改善老年腦健康管理

七普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64億人。在眾多老年健康問題中,腦相關健康問題是造成老年人疾病和負擔的重要原因之一。考慮到腦疾病藥物仍存巨大空白,加快開展更多關口前移的腦研究勢在必行。以中國腦計劃為代表,腦科學在我國已進入到全新發展階段,但在應用實踐層面仍存在部分問題:

一、腦健康疾病易被忽視,缺乏有效的早篩體系:研究顯示:中國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群體日趨龐大,且隨年齡上升患病規模可能會進一步增加;防治老年群體腦疾病,重在早篩早診早治。以阿爾茨海默病為例,早期預防可降低35%-53%的患病風險;但當前一方面大眾對老年認知障礙疾病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主動就診率較低;另一方面缺乏簡便易行識別早期篩查手段,導致大量早期腦腫瘤、帕金森等病患無法確診,錯過最佳干預階段。

二、識別腦健康風險的數據積累較少,數據庫建設仍較為薄弱:早期診斷干預方法開發需從大量健康和高危受試者收集數據。但當前我國基于大規模人群的長期腦部健康記錄數據不足,體檢普遍不包含定量腦功能測試;此外治療靶點、生物標記物對標國際研究跟進不足,以腦健康、腦疾病為主題的全國性隊列研究仍偏少等,導致腦健康數據庫的樣本規模和代表性都受到限制。

三、腦科學的研發資源共享有待提高,本土研究優勢仍待發揮:腦科學相關疾病研究診療都需要更多基礎研究的突破。從事腦科學相關產業,需要大量動物模型、精密昂貴儀器設備、高強度科研人才積聚。但當前我國腦科學實驗室數量約為海外發達國家的1/10,動物資源庫共享程度待提高,腦科學本科教育設置較晚,依賴平臺支撐的大科學項目協作和平臺建設仍較薄弱,同時,我國非人靈長類豐富、腦疾病臨床資源多樣性等優勢有待進一步放大。

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是老年腦疾病預防干預的關鍵窗口期。加大腦科學研究投入,推動改善老年腦健康管理,具有巨大社會和經濟意義。建議如下:

一、支持低成本檢測技術開發,提高老年人早篩覆蓋率

1.建議科技專項支持低成本新型檢測技術研發,如生物標記物(蛋白示蹤劑、血液中生物標志物等),血液、尿液篩查,神經電生理(多導睡眠監測、腦電圖、事件相關電位)等更方便可行的方式;

2.鼓勵有條件地區將認知功能、抑郁、腦腫瘤早篩納入基本公衛服務項目,調研基層醫衛機構早篩開展能力和技術難點,推廣易操作、高精度的快捷認知障礙篩查量表;

3.社區衛生機構加大對早期防控宣傳力度,一二級醫院設置初篩門診,三級醫院設置專病門診,提高主動就診率,優化轉診機制,及時檢出并重點服務認知障礙高風險人群。

二、增加腦疾病相關隊列研究項目,完善腦數據庫建設,促進研究臨床轉化

1.推動隊列研究標準化和規范化,鼓勵各地政府通過醫學創新研究等專項推進腦疾病相關隊列研究,積累更多影響記憶和認知功能的長期數據;

2.建立各項腦功能指標隨年齡的正常分布和異常界定標準,服務臨床前瞻性收集,從豐富測量維度、建立細分化研究亞群常模等方面完善數據庫建設;

3.簡化腦科學研究臨床倫理審批流程,推動設立多中心臨床試驗平臺,推動腦科學相關臨床研究與產品落地應用。

三、資助腦認知腦疾病前沿技術,提升腦科學的基礎資源共享

1.聚焦重大腦疾病臨床治療,對神經調控技術新方法、新模式加大資助,支持類腦智能與AI、腦機接口、可穿戴等在腦認知腦疾病中的集成應用;

2.發揮中國主導制定ISO/IECJTC1首個腦機接口國際標準的優勢,推動國內腦機接口標準統一化建設;

3.簡化申請手續、減免費用,加大國家超算中心對腦科學海量數據分析處理的技術支撐;

4.在腦計劃支持下,探索設置實驗動物平臺資源共享、尤其是非人靈長類共享平臺的研究機構合作路徑。

【提案五】促進工業數據開發利用,助力制造業“數智化”轉型

數據是制造業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重要基礎資源。近年來,我國在工業大數據引領和催化方面發展迅速,在集成應用和生態培育等多領域成效初現。但相對于為制造業切實解決問題和創造價值的高階目標,當前工業數據的開發利用仍存在不少挑戰:

一、從基礎層來看,工業數據的采集和如何形成閉環支持生產流程,仍是限制數據價值釋放的重要短板:工業制造會生產大量數據,然而工業設備種類眾多,工業數據來源和制式更為復雜,數據多源異構、通信協議兼容性不足,導致大量數據沉睡在“啞”設備內難以采集;采集到的數據也難以形成閉環反饋到企業的生產調度中,對產線上的設備控制、參數調節、物料調度等優化工藝和排產的實質性支撐不足。

二、從平臺層來看,工業制造的領域知識和智能建模等數據處理能力的提供者存在脫節,專家經驗無法有效固化到軟件平臺:作為制造過程中的副產品,數據本身并不能創造價值,只有打通數據與制造知識的鏈路,解決“發生了什么、為什么發生、下一步發生什么、如何改進優化”的真實業務問題,才能滿足工業企業的需求。這就要求數據背后的專家知識和機理分析共同發力,構建有利于算法識別的特征。當前制造企業雖擁有較為豐富的工業制造專家知識,但數字化機理模型更多產生于高校、研究所的實驗室,與工業知識缺乏融合,導致許多模型難以滿足實際應用需求。

三、從應用層來看,多集中在“可見”場景,對“不可見”的復雜、不確定性工業場景應對不足:工業中的問題可被分為可見與不可見兩類,當前大多數的數據功能實現都聚焦在解決可見問題,如設備定期維護保養,產品質量抽檢等,對設備關鍵組件衰退、非預期停機、工藝過程與質量關系不清晰等隱性問題缺少量化顯現,難以滿足工業應用對象差異大,工況管理、資源匹配不確定等具體場景化管理的要求。

當前工業大數據價值創造還處在起步階段,服務制造業快速迭代、持續優化潛力巨大。為更好解決工業企業實際問題,進一步提升制造業數智化水平,建議如下:

一、加快推動工業傳感器和通信協議兼容適配,以技術改造和新技術強化數據支撐能力

1.建議有關部門牽頭,支持解決異構數據聯網的技術試點示范,鼓勵優先在增量國產工業設備中推動不同協議和接口兼容;

2.在重點制造行業遴選一批智能示范工廠,推動以關鍵工序數控化、生產線柔性適應等技術改造工程,組織發布以智能調度和精準控制促進生產制造等業務流程改進的優秀案例集;

3.整合行業資源,推進數據脫敏、差分隱私、同態加密等隱私計算技術在工業數據安全共享的落地應用。

二、以專精特新企業為依托,探索數字科技與工業制造知識融合推動數智化的新路徑

1.工業互聯網產業集聚區優先探索設立專項資金,以政府購買服務、制定推薦目錄等方式,為轄區內的專精特新企業精準診斷數智化需求;

2.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獨立或聯合設立研發機構,條件成熟地區可采取定向委托等形式,組織專精特新企業參與共性基礎技術軟件化、復用化攻關;

3.擴大工業互聯網技術轉化和場景應用的專項,組織高校和專精特新企業共同申請,結題考核加入轉化預設計、商用效果評估等環節。

三、基于真實企業需求場景,降低開發成本和培育壯大數字科技服務商

1. 優化工業大數據應用試點示范的審評標準,支持能解決實際問題(如工藝改進、節能降耗、訂單增加)和具備細分行業經驗知識軟件化的企業入選;

2. 培育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數字科技服務商,通過遴選基礎共性工業App和征集發布輕量級數字化解決方案等,降低多場景應用的開發和部署成本;

3. 鼓勵金融機構為制造業數智化轉型提供精準服務,為轉型中的工業企業和提供數智化服務的數字科技公司提供適當的金融支持。

紅杉中國 沈南鵬 兩會
評論
還可輸入300個字
專欄介紹
400-858-9000
免費服務熱線
kefu@trjcn.com
郵箱
09:00--20:00
服務時間
18658148790
投訴電話
投融界App下載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浙江投融界科技有限公司(m.lezhaigou.com) 版權所有 | ICP經營許可證:浙B2-20190547 | 浙ICP備10204252號-1 |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00759號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留下街道西溪路740號7號樓301室
浙江投融界科技有限公司trjcn.com版權所有 | 用戶協議 | 隱私條款 | 用戶權限
應用版本:V2.7.8 | 更新日期:2022-01-21
 安全聯盟
在線客服
手機APP
微信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bbb搡bbbb搡bbbb|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用嘴添女人私密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国产色综合 | 窝窝午夜看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欧洲美女粗暴牲交免费观看|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下载|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亚洲av色福利天堂| 性按摩无码中文| 国产午夜成人无码免费看|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日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视频 |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性一交一乱一色一视频| 天堂在/线中文在线| 麻豆人妻无码性色av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性开放的欧美大片黑白配|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国产|